[发明专利]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818.3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王升;刘国林;王娟;刘羽松;孙栋军;张治平;李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4 | 分类号: | F24F11/84;F24F11/85;F24F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模块控制器 冷机 冷冻泵 冷却泵 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 冷站 控制器 简化系统 开发过程 冷却总管 系统形式 运行效率 总管 冷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所述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塔、至少一个冷却泵、至少一个冷机以及至少一个冷冻泵;所述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分别由相应的冷却塔模块控制器、冷却泵模块控制器、冷机模块控制器以及冷冻泵模块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塔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却总管控制器相连,所述冷机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冻总管控制器相连。本发明提供的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系统形式和设备数量,简化系统的开发过程,并提高中央空调冷站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冷站为公共建筑提供空调冷冻水,一般由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阀门、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中央空调冷站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管理和控制,能够大幅提高冷站自动化水平,降低管理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水平。
请参阅图1,现有的中央空调冷站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DDC控制器通过大量IO接口与现场设备(冷机、冷却泵、冷却塔、电动调节阀、冷冻泵等)相连,收集各种测量值和执行机构状态反馈信息,输送至上位机,并将上位机控制指令输出下发给各执行机构。
2)上位机通过总线或网络通信与DDC控制器相连,一般由各个DDC将各种测量值和各执行机构的状态反馈信息发送至上位机,由上位机通过对所有DDC的信息统一优化计算、协调控制,并将生成的控制命令发送至各个DDC。
传统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开发过程中,由于每个项目的系统形式、设备数量各不相同,从而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订单式开发。在水系统形式中,可能出现以下典型情况:a.冷冻泵、冷却泵、冷机先分别并联成组后,冷机组再和冷冻泵组、冷却泵组串联连接;b.冷机和冷冻泵、冷却泵先串联后,不同冷机再并联连接;c.根据冷量的大小,将冷机及其相应的冷冻泵、冷却泵分为两组,例如:冷机1~3为大冷量、冷机4~5为小冷量,在运行时可根据实际冷负荷需求大小进行大小冷机的搭配;d.二次泵系统。对于每个情况,由于水系统形式、设备数量均不相同,需要针对每种情况对控制程序进行重新开发。这种开发方式周期长,投入人力多,不适应大规模开发的需求。
2)传统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节能效果不佳。不同的控制方式(例如冷机台数控制、水泵台数控制、冷却水量控制等)对于中央空调冷站的能效水平影响很大。传统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一般仅仅实现设备基本的启停、保护、监控等功能,而不注重节能控制,使得中央空调冷站整体运行能效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系统形式和设备数量,简化系统的开发过程,并提高中央空调冷站的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冷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所述冷却塔模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塔,所述冷却泵模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冷却泵,所述冷机模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冷机,所述冷冻泵模块中包括至少一个冷冻泵;所述冷却塔模块、冷却泵模块、冷机模块以及冷冻泵模块分别由相应的冷却塔模块控制器、冷却泵模块控制器、冷机模块控制器以及冷冻泵模块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塔模块控制器、冷却泵模块控制器、冷机模块控制器以及冷冻泵模块控制器依次相连;所述冷却塔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却总管控制器相连,所述冷机模块控制器还与冷冻总管控制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