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端装备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674.1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辉;张超;白权栋;鲁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Q50/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端 装备 复杂 知识 自动 分类 获取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端装备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包括:从高端装备生命周期维度、知识表现形式维度和知识主题维度三个维度对知识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并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其进行自动分类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方法;根据基于元知识模型的复杂知识获取模板,通过基于获取模板的半自动化获取技术对复杂知识资源进行获取的复杂知识获取方法;以及通过一系列的自动切分规则将复杂知识资源从物理上进行分割,并将关键信息压缩后分布式保存到不同存储空间的复杂知识自动存储方法。本发明涵盖了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和存储的方法,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资源的运用提供基础和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端装备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以高档数控机床、大型燃气轮机、汽轮机、超/特高压电气装备、智能电力装备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多学科交叉集成的高科技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知识为中心的新产品开发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新产品开发正成为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开发过程日趋复杂,产品功能日趋集成化和复合化,导致产品开发直至全生命周期均需各种复杂知识的支持,产品的设计、制造、维护等活动均需要各种知识资源的融合,各种复杂知识的高效运用已成为支撑高端装备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动力。而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作为复杂知识运用的核心和关键,制约的因素主要有:
(1)知识分类方面:典型的知识分类方法主要包括波拉尼(Michael Polanyi)知识分类法和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的分类法,这两种分类方式有助于对人类总体知识的分析与认知,但并不适用于以支持企业创新为目的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在服务于知识管理系统开发方面的知识分类多数只囊括了产品研发某一领域的知识,或者只从单一维度出发对产品研发各阶段知识进行分类,无法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格式异构的知识资源的分类需求。
(2)在知识获取方面:知识获取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自动获取技术上,但其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多个尚不成熟的研究领域,因此还只是知识获取技术的一个长期奋斗目标;而当前企业主要采用的人工获取方式,虽然获取知识准确度高但效率低,无法胜任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的获取需求。
(3)在知识存储方面:当前,数据库技术虽已日趋成熟,但尚无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庞大、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格式异构的知识资源的存储模型,更缺乏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资源分类与获取方法相适应的存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端装备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资源的运用提供基础和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高端装备的复杂知识自动分类、获取及存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资源的特征,从高端装备生命周期维度、知识表现形式维度和知识主题维度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梳理,并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其进行自动分类;
步骤2:在上述步骤1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复杂知识资源自动分类的基础之上,按照其表现形式选取相应的基于元知识模型的复杂知识获取模板,通过标准化的知识资源获取界面,结合人工获取技术和半自动化获取技术,对复杂知识资源进行获取;
步骤3:针对上述步骤1和步骤2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知识资源的自动分类和获取结果,通过一系列的自动切分规则将这些复杂知识资源从物理上进行分割,然后分布式保存到不同的存储空间,并将关键信息压缩成ZIP压缩管理文件,使其以自身40%~90%的大小存储在知识库中,以实现海量知识资源的高效存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的知识三维度分类的定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