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干燥装置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30546.7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彦松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检测系统 太阳能干燥装置 电路 液晶显示电路 直流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 农业领域 干燥箱 集热器 实时性 除湿 测量 灵活 | ||
一种太阳能干燥装置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适用于农业领域。温湿度检测系统由电源电路、直流电源电路、除湿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组成。系统在干燥箱和集热器内实现了2路6个点的测量,电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系统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干燥装置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适用于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能否实现这一战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是石油第二大进口国。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用清洁能源代替含碳量高的矿物质能源,因此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深远意义。
传统的露天暴晒和温室内利用煤炭、木材燃烧烘干农产品,一般作业时间长、浪费能源且往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而对农产品进行太阳能干燥,则具有诸多优点:提高干燥速率和干燥物品质、减少含碳排放量、节省能源。
在农产品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对这两个相互关联的因子进行研究,直接关系到干燥速率和物料的品质的提高问题。实时检测干燥过程中温、湿度两个物理量,研究开发一套多点实时温、湿度检测系统,对提高农产品干燥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的温、湿度采集系统所分析的数字信号,往往是基于模拟信号的转换。它主要存在两点缺陷:(1)稳定性差:在外界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模拟信号与真实信息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影响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2)性价比较低:高精度A/D转换器价格较高而影响整个温湿度采集系统的性价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微型化、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温、湿度传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对温湿度监测和控制的要求,温、湿度采集器必须朝着小型、高速和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改进多点温、湿度的检测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干燥装置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在干燥箱和集热器内实现了2路6个点的测量,电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系统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干燥装置多点温湿度检测系统由电源电路、直流电源电路、除湿电路、液晶显示电路组成。
所述电源电路中,220伏日常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变压器转换为直流电压,再经过并联电容滤波后送入LM7805稳压器,稳定地输出直流电压为+5伏,输出直流电流为1.5安左右。LM7805三端稳压器以其体积小、成本低、性能好、工作可靠性高、使用简捷方便等特点被广泛推广使用。
所述直流电源电路选用了降压的稳压芯片SPX1117U-3. 3,将输入+5V电压,经过稳压芯片可得到稳定的+3.3V的电压。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地连接两个电容稳压,输出端有稳定的+3.3V电压输出。
所述除湿电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直流回路以及除湿机的220V交流回路。直流回路中为了抑制噪声及消除接地回路的干扰,接入光电耦合电路使单片机的脉冲控制信号与继电器电磁信号隔离开来。交流回路中的触点处并联一个压敏电阻用以避免触点的“粘接”现象。
所述液晶显示电路采用LCD 1602C字符型液晶显示器,16列X2行,在设计中使第一行显示16位温度值,第二行显示16位湿度值。端口E为芯片使能端,当其接受到的电平由高跳变到低时液晶显示器进入工作模式。端口RS为寄存器选择端,其高电平时芯片选择其内部数据寄存器,而低电平时读取指令寄存器内的指令操作码。端口R/W为读写信号端,其高电平时显示器芯片进行读操作,而低电平时则为写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干燥箱和集热器内实现了2路6个点的测量,电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且系统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彦松,未经李彦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