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炉辊更换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110.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9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飞;董辉;赵洪旭;胡杨;任邵军;玄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B66F3/24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辊 移动工作台 炉辊更换装置 固定装置 炉内 移动 驱动 驱动组件 液压组件 移动机构 平衡性 炉中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辊更换装置和方法,用于更换光亮炉中的炉辊,包括:机架;移动工作台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包括移动工作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工作台向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光亮炉一侧移动的液压组件;炉辊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包括炉辊固定装置和驱动所述炉辊固定装置向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光亮炉一侧移动的驱动组件。使得整个更换过程不再需要工作人员进入炉内辅助作业,安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炉辊进出炉内的平衡性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辊更换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光亮炉产线是精密钢管厂的关键产线之一。精密钢管厂对于光亮炉产线的停机维修施工非常重视,要求检修单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点检要求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这就对检修作业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更换炉辊是光亮炉日常检修中的重点项目,也是每次炉修的必修项目。咨询精密钢管厂点检、生产、技术等相关人员,炉辊检修更换无专用工具或通用设备。炉辊拆装一般是施工人员在炉内、炉外一同配合使用纯人力的方法将炉辊抽出和安装,而且光亮炉的位置局限性,炉体一侧在行车大梁下方,行车无法使用,炉辊必须经人工搬运至炉体一侧,由人力送进炉内,炉辊进出光亮炉时,为了使炉辊顺利进出,还需要平衡炉辊,检修人员还需要进入炉内用钢管等将炉辊垫起保持整个过程炉辊的水平,直至炉辊安装到位。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全靠人力继续安装作业,在以往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全程人工抬、搬完成炉辊的拆装,会产生很大的人员安全隐患。已经发生过一起手指挤伤、一起脚面砸伤的工伤事故。同时,由于人工搬运重物操作不易把握辊子安装时的运动速度,很容易在安装过程中造成辊子被动轴端撞击炉墙内壁,造成保温材料的破坏和脱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辊更换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力安装存在很大不便及安全隐患,且容易撞击炉墙内壁,造成保温材料的破坏和脱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炉辊更换装置,用于更换光亮炉中的炉辊,包括:机架;移动工作台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部,包括移动工作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工作台向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光亮炉一侧移动的液压组件;炉辊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包括炉辊固定装置和驱动所述炉辊固定装置向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光亮炉一侧移动的驱动组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辊更换装置还包括双向液压缸组件,所述双向液压缸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工作台靠近所述光亮炉的一侧的双向液压缸托架和用于在更换炉辊时保持炉辊的平衡的双向液压缸,所述双向液压缸竖直设置,所述双向液压缸安装在所述双向液压缸托架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组件包括传动液压缸和控制所述传动液压缸运行的第一液压机,所述传动液压缸的活塞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所述传动液压缸的壳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移动工作台上,所述炉辊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上滑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辊更换装置还包括至少四个用于在更换炉辊时支撑所述机架的液压支腿、用于延伸所述液压支腿的延伸杆和驱动所述液压支腿与所述延伸杆(6)的第二液压机,所述延伸杆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靠近所述光亮炉的一侧且可在所述机架内滑动,所述延伸杆和所述液压支腿垂直相连,所述液压支腿包括液压缸和安装在所述液压缸活塞端的半球形支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辊更换装置还包括至少四个万向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炉辊更换方法,涉及上述的炉辊更换装置,包括拆除方法和安装方法;所述拆除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