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079.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M.埃施托尔夫;L.乌姆兰德;P.吕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8 | 分类号: | H02K1/18;H02K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万欣;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10),该定子装置具有:定子(11),用于容纳定子(11)的定子支架(12),以及用于容纳定子支架(12)的壳体(13)。对此本发明提出,定子支架(12)至少在一个轴向端部(E1、E2)上在长度方面超过定子(11),其中,定子支架(12)的至少一个端部(E1、E2)被实施成用于与壳体(13)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以及用于优化定子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电动机、发电机和/或起动发电机的电机的部件被用于驱动所要求的磁场的力激发振动。该振动传递到其中置入有电极的壳体上,且振动对于用户是可声学感知的。该噪音在此作为干扰被感受。在此,通常发出独特的干扰振鸣,其是非常令人不舒服的。
在DE10 2011 108 066 A1中已知一种定子悬挂装置,其包括定子支架,该定子支架在轴向端部上相对于壳体被支撑,从而减少壳体的振动。在此已表明缺点在于,定子悬挂装置结构复杂,且定子支架高成本地被安装在壳体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至少一个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和相应的电机,定子装置和电机具有简单的结构,其被设计成简单的,其在制造方面是简单且有利的以及可被容易地组装。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优化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的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用于电机的定子装置实现,该定子装置被实施成具有:定子,用于容纳定子的定子支架,以及用于容纳定子支架的壳体,其中,定子支架至少在一个轴向端部上在长度方面超过定子,且其中,定子支架的至少一个端部被实施成用于特别是完全与壳体连接。
在本发明的意义下,电机可理解成电动机、发电机和/或起动发电机。在本发明的意义下也可行的是,定子支架在两个轴向端部上在长度方面超过定子,从而在两侧简化定子支架与壳体的连接。此外,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可行的是,在定子与壳体之间实现完全/全周边的连接,该完全的连接可简单地实现。
在此,本发明的思路在于,在壳体内提供分开的壳体部分,即,定子支架,从而去耦联从定子至壳体的振动传播。根据本发明,定子支架可不同于通常为薄的圆柱体地例如被构建成薄的金属片圆柱体。此外本发明的思路在于,这样的定子支架在长度方面或在轴向方向上超过定子,从而实现下文中详细描述的优点。
定子支架的这样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能够有利地实现下述情况,即,来自定子的振动通过薄的且软的圆柱体被弹性吸收。定子支架的、在轴向方向上超过定子的端部特别是以圆柱体的形式在此用作为至壳体的弹性连接,从而实现在定子与壳体之间的声音去耦联。由此,定子的径向的运动模(Bewegungmoden)不被传递到外部壳体上,这等同于减少固体声通过。圆柱体的大平面转动惯量尽管由于径向柔韧性而用于有效抑制在外部壳体与内部的定子支架之间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在壳体与定子支架之间的去耦联以及在壳体与定子支架之间的在定子支架轴向端部上的完全连接实现在壳体与定子支架之间的空腔。在此,该空腔可有利地用于容纳用于电机的冷却剂,例如冷却液体,诸如油。有利地,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可设想,在壳体与定子支架之间的空腔可填充有一定份额的空气,从而通过冷却剂通过按份额存在的空气降低有效的声音速度。
定子支架的这样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即,在轴向上超过定子,此外能够有利地实现下述情况,即,可通过简单的方式制造在定子支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优选不带有额外的固定部件或定子支架的形变,例如通过粘接、和/或通过夹紧、和/或通过在定子支架上的壳体的收缩-许可,带有和/或不带有在其间的胶粘剂。由此可明显简化定子装置的和相应电机的结构和装配。
此外定子支架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有利地使得可简单且有利地制造定子支架只身,且也可间接制造壳体,因为壳体因此不必是实心和厚的物体。在此,定子支架可通过简单且有利的方式、甚至量产地例如通过深拉、挤压或辗压被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