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式机电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30044.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7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舟;郑继贵;于志远;徐强;侍威;董辉立;王水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设计 高度 集成 机电 作动器 | ||
1.一种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式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长螺母转子组件、伺服电机定子组件、转子支承固定组件、丝杠作动杆组件、作动杆支承固定组件、角速度传感器组件、线位移传感器组件、前端支耳连接组件、后端支耳连接组件;
丝杠作动杆组件的一端安装前端支耳连接组件,另一端与长螺母转子组件配合,当长螺母转子组件定轴转动时,丝杆作动杆组件做往复直线运动,长螺母转子组件的外部通过转子支承固定组件连结伺服电机定子组件,角速度传感器组件安装在长螺母转子组件上用于检测电机转子的角速度,线位移传感器组件安装在丝杆作动杆组件以及为丝杆作动杆组件的安装提供支承固定的作动杆支承固定组件上,用于检测作动杆的位移信息,后端支耳连接组件与伺服电机定子组件连接,用于承受轴向拉压载荷,防止机电作动器周向转动,前端支耳连接组件、后端支耳连接组件分别与外部装置机械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螺母转子组件包括长螺母(11)、磁钢(12)、平衡圈(13)、不锈钢套(14);
长螺母(11)为中空回转类薄壁零件,其外形为阶梯状,其中,直径较大的一端外侧安装磁钢(12)、平衡圈(13)、不锈钢套(14)及轴承组成电机转子,直径较小的一端通过转子支承固定组件中的锁紧螺母(31)以及承力轴承(32)与伺服电子定子组件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内侧设置内螺纹,与丝杆作动杆组件的转动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作动杆组件包括丝杆(41)、滚柱(42)、保持架(43)、挡圈(44);
丝杆(41)分为三部分,中间部分为扁平轴,两侧部分为外螺纹圆轴;其中,一侧外螺纹圆轴与滚柱(42)啮合传动,滚柱(42)的外侧端安装保持架(43),内侧端安装挡圈(44);扁平轴的平面安装线位移传感器的骨架(71);另外一侧外螺纹圆轴与前端支耳连接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扁平轴的两侧平面均安装线位移传感器组件的骨架(71),在丝杆(41)的两侧对称布置线位移传感器组件,实现冗余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滚柱(42)的外侧端安装保持架(43),滚柱(42)的内侧端安装挡圈(44),保持架(43)的安装通过在该侧外螺纹圆轴上设置退刀槽和台阶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动杆支承固定组件主要包括支承环(51)、支承环端盖(52)、支承环固定螺钉(53);支承环(51)为带内孔的圆柱形结构,内孔左右两侧与丝杆(41)的扁平轴部分的两侧外圆弧面配合,内孔上下两侧为平面,利用内孔的几何形状约束丝杆(41)的周向转动,支承环(51)上安装线位移传感器组件的电刷(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上下两侧与扁平轴之间预留一定空间,避免与线位移传感器骨架(71)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300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推杆
- 下一篇:涡轮翼型及其制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