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碗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376.3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9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下应百益五金厂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6 | 代理人: | 周珏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见的保温碗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采用热水加热来给食物保温;第二类为采用电加热来给食物保温。
采用热水加热的保温碗是通过向保温碗的储水腔内注入热水,利用热水的热气的挥发渗透来实现保温,这种保温碗的缺点是:要求婴幼儿必须在热水冷却之前把食物吃完,然而大多数婴幼儿是做不到的,为了让婴幼儿能够重新吃到暖暖的食物,则必须先将冷却的水倒掉再重新注入热水,有时大人甚至会将冷却的未吃完的食物也倒掉,这样多次加热水,过程繁琐很不方便,而且倒掉的未吃完的食物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采用电加热的保温碗多种多样,如:中国公告的发明专利“一种保温碗”(公告号:CN102824072B,专利号:ZL 201210333920.6),其公开的保温碗包括碗体和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碗体的底部的电发热块,所述电发热块可以是与所述碗体内凹的环形底部相适配的圆饼形,所述电发热块通过嵌入所述环形底部而安装到所述碗体上,所述电发热块包括内置的发热体和电源,所述发热体选用陶瓷PTC发热片,所述电源为用于给所述发热体供电的可充电电池,所述电发热块上设有可连接外带的充电器的充电接口,所述电发热块上还设有接外部电源以直接向所述发热体供电的接口;这种保温碗既能在需要时加热碗体,又能作为普通碗轻便地使用,还有利于碗的清洁和保温性能的维护,但是,这种保温碗存在以下问题:1)利用外带的充电器对可充电电池(10V以下)充电,依靠可充电电池放电供热时,由于加到陶瓷PTC发热片上的电压较低,因此需要较长的加热时间,且提供的保温温度较低,从而导致保温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保温的要求;2)利用外部电源直接向陶瓷PTC发热片供电时,这种保温碗实际上只具备加热的功能而不具备保温的功能,这是因为电压高为避免触电风险,婴幼儿吃饭时必须断电,然而当断电后因为没有保温系统就不具备保温的功能,即当断电后陶瓷PTC发热片不再产生热量,同样不能满足保温的要求;3)清洁这种保温碗时必须先取下电发热块,不然会损坏电发热块,而频繁拆装电发热块必然会影响电发热块与碗体的底部的连接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且保温效果好、清洁方便的保温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碗,包括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的导热碗体和套设于所述的导热碗体外的塑料隔热外壳,所述的塑料隔热外壳的上部内侧与所述的导热碗体的上部外侧连接,所述的塑料隔热外壳的底部内侧与所述的导热碗体的底部外侧之间设置有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系统包括独立且顶部开口、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和设置于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内腔中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顶部与所述的导热碗体的底部外侧抵接,且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顶部与所述的导热碗体的底部外侧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底部与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底部内侧之间留有空隙,使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与所述的导热碗体之间形成一个用于确保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发出的热量只能向所述的导热碗体传递且用于隔热的密闭空间。
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底部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突起,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搁置于所有所述的突起上使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底部内侧的连接为多点点接触连接、且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底部与所述的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底部内侧之间留有空隙。在此,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与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接触采用了多点点接触而非面接触,因此在确保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稳定放置的前提下,使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底部与非金属隔热凹型件的底部内侧之间留了空隙,从而阻隔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储热块的持续高温对塑料隔热外壳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下应百益五金厂,未经宁波市鄞州下应百益五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