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目标的全极化SAR隔离度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25365.5 | 申请日: | 2016-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6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莎;仇晓兰;胡文龙;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9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串扰 隔离度 地物 极化通道 全极化 数据块 分布目标 散射矩阵 实测 极化隔离度 交叉极化 统计平均 质量评价 极化SAR 估算 评估 统计 | ||
1.一种基于分布目标的全极化SAR隔离度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地物,将所选地物的实测散射矩阵即需要进行评估的数据M分块,得到N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MN;
步骤2、对所述数据块MN反向加入串扰δ,并计算在不同δ下同极化通道HH和VV与交叉极化通道HV和VH之间的相关系数ρHHHV、ρHHVH、ρVVHV、ρVVVH,其中H为水平极化,V为垂直极化;
步骤3、针对各个数据块MN,统计使其相关系数ρHHHV、ρHHVH、ρVVHV、ρVVVH达到最小时所加入的串扰值;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4N个串扰值进行统计平均,得到串扰估计值并取负,得到极化通道隔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所选地物的实测散射矩阵M,距离向和方位向的分块大小均选取80~100个像素点,分块后得到N个数据块M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取如下公式向数据块MN反向加入串扰δ:
其中,R为失真矩阵,M′N为反向加入串扰δ后的散射矩阵,MHH为数据块MN的HH极化分量,MHV为数据块MN的HV极化分量,MVH为数据块MN的VH极化分量,MVV为数据块MN的VV极化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区间[-0.17,0.17]内改变δ的大小,计算在不同δ下同极化通道和交叉极化通道间的相关系数ρHHHV、ρHHVH、ρVVHV、ρVVVH:
其中,M′pp为散射矩阵M′N中的同极化分量M′HH、M′VV,M′rs为散射矩阵M′N中的交叉极化分量M′HV、M′VH,*表示数据的共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ρHHHV、ρHHVH、ρVVHV、ρVVVH随着δ变化的四条曲线,找到每条曲线的最小值点所对应的δ值,记为δw,1、δw,2、δw,3、δw,4,其中w为1至N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得到串扰估计值:
求得隔离度:
隔离度=(-1)×δvalue_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