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料滚筒及沥青料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332.0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2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俄锋;王良初;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本体 沥青料 热流管 滚筒 筒状本体内壁 进气口 处理系统 节能环保 外部热源 出气口 混合料 旧沥青 热源 加热 粘附 残留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料滚筒,包括筒状本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前端和末端的进口、出口,所述筒状本体的壁上设有热流管,所述热流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筒状本体的前端内侧,所述热流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筒状本体的末端。此结构的沥青料滚筒,直接利用自身热源对筒状本体的壁进行加热,无需另外设置外部热源,节能环保。其次,热流管设置在筒状本体的壁上,结构较为简单且相对容易实现。最后,上述沥青料滚筒,在少量增加成本的基础上较好的解决了筒状本体内壁温度较低导致的筒状本体内壁残留及粘附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料滚筒及沥青料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沥青混合料(也可称为回收料)厂拌热再生设备中,沥青混合料通过滚筒转动形成料帘,滚筒一端注入高温压力空气,对形成料帘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沥青混合料在滚筒内转动并延滚筒内侧行进,由于沥青料在加热过程中粘性增加,在滚筒内壁一定区域(沥青料温度80℃左右)容易粘料,粘料会越积越厚,给连续生产带来很大麻烦。
而现有的沥青料滚筒只是在再生滚筒的内部加热,导致旧沥青混合料在滚筒的一定位置受热不均匀,易粘结在筒壁上,无法将旧沥青混合料拌合加热均匀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特别是在再生滚筒壁的内侧处,由于再生滚筒壁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虽然有保温层,但是仍然温度较低,使得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在此处急剧冷却,容易结块粘附残留在再生滚筒壁的内壁上,使内壁的细料越积越厚,不仅增加了再生滚筒的运转阻力,使得驱动滚筒运转的负荷越来越大,又使得旧沥青混合料受热搅拌不均匀,使用性能受到影响。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滚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滚筒10’,燃烧器20’,保温层30’,粘结在滚筒10’内壁上的旧沥青混合料90’。
因此,现有的沥青料滚筒存在如下问题:1)滚筒壁易出现粘料,影响连续生产;2)滚筒内部无用于实时清理的支撑位置或刮料装置;3)人工清料相对困难,耗时耗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工程技术人员想到采用改变滚筒内叶片的结构来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其原理主要是靠叶片的抖动来将滚筒内壁的粘料抖落,但其效果相当有限,此种抖动形式更多的是把叶片自身的料抖落下来,而滚筒内壁的旧料还是会越积越多,同时也会影响叶片扬料和料帘的形成。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510591543.X”、名称为“一种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滚筒及减少混合料粘附滚筒内壁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滚筒,参照图2和图3,该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滚筒,包括燃烧器20和滚筒10,滚筒10外侧设有保温层30,在滚筒10外壁和保温层30之间设有外部加热装置40,外部加热装置40环绕滚筒10的外壁设置,外部加热装置40的两侧与滚筒10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件41、42,密封件41、42与外部加热装置40、滚筒10的外壁形成密封的空腔体50。
该发明在滚筒10外壁和保温层30之间设有外部加热装置40,使滚筒10筒壁处于加热状态,解决了由于滚筒10内壁温度较低导致的滚筒10内壁残留及粘附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问题。但由于需要使用外部加热装置,增加了制造成本,且由于滚筒一直保持转动状态,因而外部热源很难施加在滚筒上并用于持续供热,即外部加热装置不好布设,同时,外部加热装置40利用的外部热源,增大了能耗,不利于节能环保社会的构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提供一种沥青料滚筒,该沥青料滚筒能够利用自身热源,对筒状本体的壁进行加热,以解决由于筒状本体内壁温度较低导致的筒状本体内壁残留及粘附旧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如何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沥青料滚筒的沥青料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料滚筒,包括筒状本体,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前端和末端的进口、出口,所述筒状本体的壁上设有热流管,所述热流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筒状本体的前端内侧,所述热流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筒状本体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盐碱透水路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套壳料层袖阀管注浆快速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