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5314.2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1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冀娟;冯伟;钱昌年;胡翔宇;曾凡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轮 输出轴 太阳轮 固定内齿轮 内齿轮 外周 行星齿轮减速器 啮合 浮动 大传动比 内齿圈 行星架 冲击载荷 传动间隙 合成运动 轴承转动 轴向定位 转轴连接 输入端 正反转 自转 侧板 减小 内周 悬浮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包含:箱体,其内周设有固定内齿轮;太阳轮,作为输入端,位于箱体内;行星轮,位于箱体内周与太阳轮外周之间,其外周同时与太阳轮外周以及固定内齿轮的内齿圈啮合,行星轮在太阳轮和固定内齿轮的限制下做自转和公转的合成运动;输出轴,其一端位于箱体内;浮动内齿轮,位于箱体内并设置在输出轴一端上,该浮动内齿轮的内齿圈与行星轮外周啮合;行星架,位于箱体内,其一端由输出轴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并支撑,使输出轴与浮动内齿轮悬浮以及起到轴向定位作用;该行星架包含一侧板,该侧板与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转轴连接。其优点是:减小传动间隙,以适合冲击载荷和频繁正反转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传动系统的减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普通齿轮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精度高、减速范围广、使用寿命长、运转平稳、噪声低、输入与输出同轴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行业。
NGWN型行星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和传动效率高等特点,主要用于短期间断工作的机械传动装置中。而NGWN(Ⅱ)型行星传动的结构更加紧凑、制造安装较NGWN(Ⅰ)型简单。NGWN型行星齿轮减速器充分利用了内啮合承载能力大的特点,使得减速器具有小型、大传动比的特点。
NGWN(Ⅱ)型行星齿轮减速器主要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固定内齿轮、浮动内齿轮、行星架等,行星架只用于支撑行星轮,不承受由外转矩传来的载荷。
NGWN(Ⅱ)型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可以做成中空齿轮通过花键、键槽等方式固定于轴上;可以做成齿轮轴;也可以简支在箱体或行星架上。行星轮多做成中空的齿轮,以便在内孔中装行星轮轴和轴承。固定内齿轮常通过螺钉紧固、花键等方法与箱体或固定法兰连接,存在刚性差,间隙大,加工残余应力大,热处理变形大等问题。浮动内齿轮通常用齿轮联轴器与输出轴相连,增加了减速器的结构复杂性,空间利用率低,且安装困难。小功率传动机构行星架可采用单壁式,但也存在刚度低,间隙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适合于在对体积、重量、环境要求苛刻的工况下工作,且减速器内部间隙很小,适用于频繁正反转的场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特征是,包含:
箱体,其内周设有固定内齿轮;
太阳轮,作为输入端,位于箱体内;
行星轮,位于箱体内周与太阳轮外周之间,其外周同时与太阳轮外周以及固定内齿轮的内齿圈啮合,行星轮在太阳轮和固定内齿轮的限制下做自转和公转的合成运动;
输出轴,其一端位于箱体内;
浮动内齿轮,位于箱体内并设置在输出轴一端上,该浮动内齿轮的内齿圈与行星轮外周啮合;
行星架,位于箱体内,其一端由输出轴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并支撑,使输出轴与浮动内齿轮悬浮以及起到轴向定位作用;该行星架包含一侧板,该侧板与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转轴连接。
上述的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中:
所述固定内齿轮与箱体一体成型。
上述的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中:
所述浮动内齿轮与输出轴一体成型。
上述的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中:
所述输出轴通过一第三轴承与箱体内周转动连接。
上述的小型大传动比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5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