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3174.5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63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科飞;周莉;裴东杰;冀亮亮;刘刚;李解;张斌;樊思城;杨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5/08 | 分类号: | B21F15/08;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电极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丝阵列电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神经精神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为了改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现状,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电极植入在模型动物特定的脑区,通过电极记录到不同刺激条件下的电生理信号,从而研究模型动物特定行为学与电生理信号放电模式的联系。微丝阵列电极是连接脑神经和外围设备的重要桥梁,随着脑电极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微丝阵列电极的需求不断增大,对电极的制备工艺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现有的微丝阵列电极生产装置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在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极弯曲,且固定位置困难,导致电极丝难以有序排列和精确焊接,这就使得其成品率不高,器件一致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微丝阵列电极生产装置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制作工艺较为精密,操作方便,能够大规模生产微丝阵列电极,且获得微丝阵列电极成品率高。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其包括:
底板;
电极排针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配置成固定电极排针;
进丝装置,安装于所述底板,配置成使多根电极丝向所述电极排针移动;
电极丝阵列装置,设置于所述进丝装置和所述电极排针固定装置之间,包括第一阵列模块和第二阵列模块;所述第一阵列模块上具有第一阵列孔,且临近所述进丝装置设置;所述第二阵列模块上具有第二阵列孔,且临近所述电极排针固定装置设置;且
每根所述电极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阵列孔中的相应孔洞和所述第二阵列孔中的相应孔洞,以使多根所述电极丝形成电极丝阵列;而且
每根所述电极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阵列孔中的相应孔洞和所述第二阵列孔中的相应孔洞后与所述电极排针接触,以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阵列模块和所述第二阵列模块均可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滑轨;
所述第一阵列模块包括第一滑块、第一支撑板和第一阵列板;
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所述滑轨;
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缺口或通孔,且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阵列板具有所述第一阵列孔,且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缺口或通孔处;
所述第二阵列模块包括第二滑块、第二支撑板和第二阵列板;
所述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滑轨;
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缺口或通孔,且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阵列板具有所述第二阵列孔,且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缺口或通孔处。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排针固定装置为虎钳。
进一步地,所述进丝装置包括:
进丝板,安装于所述底板;和
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进丝板的上方,配置成转动使多根电极丝从所述滚轮和所述进丝板之间向所述电极排针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进丝装置还包括把手组件,安装于所述滚轮,以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丝阵列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分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阵列模块和所述第二阵列模块移动到各自的预定位置后,使所述第一阵列模块和所述第二阵列模块保持在各自的预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还包括底座和显微放大装置;
所述显微放大装置包括显微镜和显微镜位置调整组件,所述显微镜位置调整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配置成调整所述显微镜相对于所述底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还包括底板角度调整装置,所述底板角度调整装置配置成调整所述底板相对于底座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
调整滑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电极排针固定装置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调整滑块;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和
角度固位装置,配置成在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底座运动到预定角度后,使所述底板保持处于该预定角度处。
本发明的微丝阵列电极生产模具因为具有电极排针固定装置、进丝装置和电极丝阵列装置,能够使多根电极丝形成电极丝阵列,且便于电极丝的焊接,操作方便、制造工艺精密,成品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斗(苏州)脑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