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23127.0 申请日: 2016-11-21
公开(公告)号: CN10661412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王跃斌;柴学军;胡则辉;胡成硕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10 分类号: A01K61/10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赵越剑
地址: 31602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岱衢族 大黄鱼 人工 繁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鱼的人工繁育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为近海集群暖温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南海等海域,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产鱼类”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0世纪70年代前,大黄鱼在东海区最高年产量达2x105t,但由于过度捕捞,白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急剧下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黄鱼年产量仅2000t,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保护大黄鱼资源,福建自80年代起率先开展了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到90年代,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人工育苗均取得成功,养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大黄鱼育苗、网箱养殖、增殖放流、活鱼运输等各项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业已成为海水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岱衢族大黄鱼因其主要分布于舟山渔场的岱衢洋而得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个体大、体色及肉质品味具佳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其商品价值高,适宜在浙江沿海养殖。大黄鱼也是浙江省海水养殖鱼类中主导品种之一,2011年,我省已拥有育苗厂多家,网箱养殖6万余箱,产量达5 000t,产值达13.8亿元,占全国大黄鱼总产值的30%。

目前,国内外海水鱼类的人工育苗主要使用轮虫(Rotifer)、卤虫(Anemia)、桡足类(Copepod)等生物饵料。生物饵料在改善鱼类苗种培育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存在营养成分不均衡,易携带致病菌,供应不稳定等缺点。在传统的大黄鱼苗种繁育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桡足类,但浙江海域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桡足类很难在自然海域中获取,通常需要大量的在外地(江苏、福建等地)购买,这直接导致了大黄鱼育苗的不稳定性及不确定性,极大的制约了我省大黄鱼人工繁育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在大黄鱼稚鱼期通过设计的人工配合饲料与桡足类混合投喂,减少单纯投喂桡足类存在的缺陷,提高大黄鱼育苗的稳定性,提高大黄鱼稚鱼的成活率,促进大黄鱼稚鱼生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亲鱼培育、催产、孵化及鱼苗培育步骤,所述鱼苗培育步骤包括以下阶段:

(1)仔鱼期:

仔鱼孵出3天后开口,开始投喂经小球藻及营养强化剂强化的轮虫,密度为5~15个/mL,分早中晚3次投喂;

第8天开始加投经营养强化剂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0.5~1个/mL,分早中晚3次投喂;

第11天起停喂轮虫,主要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每隔6h投喂一次,24h投喂,密度为0.5~1个/mL;并开始加投挠足类:每隔4h投喂一次,24h投喂,每次均为饱食投喂;

第15天起停喂卤虫无节幼体,投喂挠足类:每隔2h投喂一次,24h投喂,每次均为饱食投喂;

(2)稚鱼期:

第20天起开始进行人工配合饲料与桡足类混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与桡足类24h内交替投喂,每3h交替投喂1次,每次均为饱食投喂,投喂直至出苗;

鱼苗培育的培养条件为:保持连续充气,使水中溶解氧维持在5mg/L以上;控制水温22~24℃、盐度22~24,pH7.9~8.3,培养期间全程封闭遮光并开灯,光照控制在1000~1200lx;小于15日龄鱼苗,日换水量30%~50%,15日龄以上的鱼苗,日换水量50%~100%。

本发明针对岱衢族大黄鱼的生理生长特性,开发了岱衢族大黄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在亲鱼培育、催产、孵化及鱼苗培育均进行了探索,重点改进了鱼苗培育步骤,在大黄鱼稚鱼期通过设计的特定配方的人工配合饲料与桡足类混合投喂,可以大大减少喂桡足类的投喂量,从而降低育苗当中对桡足类的依赖,提高大黄鱼育苗的稳定性,此外相对于单纯投喂还能人工配合饲料、桡足类,还能提高大黄鱼稚鱼的成活率,促进大黄鱼稚鱼生长。

人工配合饲料与桡足类24h内交替投喂,每3h交替投喂1次即每隔3h投喂,一次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那么下次投喂桡足类,依次交替。

作为优选,仔鱼期培养密度控制在4.0×104~6.0×104尾/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