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3019.3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都毅;陈适;王炳;秦红;高昌权;张宇;刘明俊;刘宇洪;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5 | 分类号: | E04G1/15;E04G21/16;E04G27/00;E04G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料平台 楼梯间 折叠式 楼梯 装配式建筑 电梯井 施工 预制 吊装 工具式 搭接 梯梁 楼层 周转 装配式建筑结构 安装工具 操作平台 工件周转 建筑工件 楼梯结构 施工通道 竖向 美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在所述装配式建筑的电梯井内安装工具式楼梯,用于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在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间中,在对应楼层的预制楼梯未吊装安放之前,将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吊至楼梯间内相应楼层,所述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的两端搭接在预制楼梯对应的梯梁上,用于供工件的周转及操作平台。本发明利用电梯井及楼梯间的空间,在电梯井内设置竖向楼梯结构,将电梯井利用作为建筑的施工通道,同时将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搭接在楼梯间内预制楼梯对应的梯梁上,将楼梯间利用作为建筑工件的周转空间,既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美观绿色施工的要求,又解决了施工人员的上下及工件周转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的通道及工件的卸料都是沿着建筑外墙搭设悬挑架或使用整体提升架,并在悬挑架上搭设卸料平台并用钢丝绳连接上层预埋件。但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外墙为预制剪力墙,因此无法在墙上后期开孔,故无法在建筑外墙搭设悬挑架作为施工人员临时的施工通道及卸料平台,而采用预制楼梯的施工方式时,预制楼梯都是在对应楼层的整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再将预制楼梯吊至对应位置进行施工安装,这样则造成在取消了外部爬架作为施工通道后,若采用预制楼梯的施工方式,使得没有了操作人员的施工通道,而现有建筑施工中施工建筑的电梯间均是采用封闭保护的方式,以避免人员坠落事故,同时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周转大量材料,若建筑外无法搭设卸料平台,也造成工件无法进行周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电梯井作为施工人员的施工通道,同时利用楼梯间进行建筑工件周转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配式建筑的电梯井内安装工具式楼梯,用于供施工人员上下的通道,在所述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间中,在对应楼层的预制楼梯未吊装安放之前,将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吊至楼梯间内相应楼层,所述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的两端搭接在预制楼梯对应的梯梁上,用于供工件的周转及操作平台。
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其所述工具式楼梯包括结构框架以及楼梯总成,所述结构框架由立杆和横杆组成,所述工具式楼梯在装配式建筑的电梯井内安装的具体施工方法是:
首先,在电梯井浇筑混凝土前,预先安装预埋构件,若从一层或地下室安装,校正工具式楼梯的结构框架后便可安装;若从二层安装,则先在电梯井随电梯口竖向铺设至少三条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与工具式楼梯的立杆在同一平面,再放置结构框架矫正;
其次,将结构框架上设置的连墙构件与电梯井内设置的预埋构件对应连接,并在结构框架上安装楼梯板、休息平台和防护栏杆;
最后,将楼梯总成与结构框架连接固定,所述楼梯总成在电梯井内形成建筑施工通道。
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折叠式操作及卸料平台与工具式楼梯吊装的组合施工方法,其所述连墙构件由连接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连接座与结构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竖向布置且上端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构件由固定件和支撑耳板组成,所述固定件预埋在电梯井的混凝土墙内,所述支撑耳板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且置于电梯井混凝土墙外,在所述支撑耳板上设置有插孔,安装时,所述连墙构件的定位销从上往下插入支撑耳板的插孔,所述连墙构件的连接座置于支撑耳板的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3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弯头下水管
- 下一篇:超大型集束多边形煤仓群圆锥体钢煤斗拼装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