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2930.2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佛祥;吴泽伟;朱刚;张志伟;王礼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2 | 分类号: | A01N25/12;A01N25/26;A01N5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虫胺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由噻虫胺和助剂组成,其中噻虫胺在颗粒剂中的重量比为0.01%-10%,余量为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含填料,是高岭土、陶土、河沙、石英砂、砖渣、海泡石、颗粒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助剂包含粘结剂,是粘性粉、石蜡、松香、糊化淀粉、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植物淀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助剂包含包膜剂,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醋酸乙烯乳液、聚酯树脂、丙烯酸合成聚合物、丙烯酸树脂、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硝酸纤维、脲醛树脂、淀粉、明胶、阿拉伯胶、黄原胶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助剂包含染料,是分散红、分散蓝、分散紫、活性红、活性蓝、活性黄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虫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所需物料的总分量,分别将噻虫胺10%-60%、填料10%-60%、粘结剂10%-60%、染料10%-60%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经滚筒造成颗粒,制得①;
步骤二,用包膜剂对①进行包膜,制得②;
步骤三,将剩余噻虫胺40%-90%、填料40%-90%、粘结剂40%-90%、染料40%-90%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与②进行混合经滚筒造成颗粒,制得③;
步骤四,用包膜剂对③进行包膜,制得④;
步骤五,将④通过干燥设备经检测合格,制得所需噻虫胺颗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噻虫胺2%,石蜡2%,乙烯基树脂4%,糊化淀粉3%,黄原胶2%,羧甲基纤维素2%,聚乙烯吡咯烷酮0.6%,活性红2%,高岭土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噻虫胺1%,石蜡3%,明胶3%,黄原胶2%,甲基纤维素2%,玉米淀粉3%,活性红1.6%,高岭土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噻虫胺0.1%,乙烯基树脂2%,石蜡1%,黄原胶2%,粘粉3%,活性红1.5%,颗粒复合肥余量;
所述的复合肥含有硫酸胺15%,过磷酸钙20%、含氯化钾15%,锌含量0.2%,硼含量0.2%,镁含量0.2%,钼0.005%。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虫胺颗粒剂在防治农作物害虫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9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