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飞机气动元件综合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2834.8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江涛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测试系统 气动元件 新型飞机 气动比例调节阀 触摸屏技术 测试 测试系统 工作程序 工作效率 控制性能 连续可调 气动附件 输出压力 传动 自动化 一体化 融合 保证 | ||
一种新型飞机气动元件综合测试系统,将PLC、气动比例调节阀和触摸屏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机、电、气先进传动、控制和测试的一体化,采用PLC控制的气动附件综合测试系统既能产生连续可调的压力,又能保证输出压力和流量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及实用性,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该测试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飞机气动元件综合测试系统,适用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气动系统不仅具有压缩性大、流动阻力小、膨胀快和传动迅速等特点,而且还具有管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和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各型飞机上仍广泛采用。现代飞机的气动系统主要由氮气系统、环控系统、油箱通气增压系统组成。氮气系统主要用来实现机轮刹车、减速伞操纵、座舱盖开启和密封以及应急放起落架等;环控系统主要用来实现座舱通风和增压、风挡除雾、电子设备冷却、雷达增压等;油箱通气增压系统用来提高各种油泵的高空性,并作为机翼油箱,机翼、机身副油箱和蓄压油箱的输油动力。
气动系统是飞机的一个重要系统,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飞机的良好率。因此,对气动系统附件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性能良好和工作可靠就成为使用单位一项重要的和经常性的工作。目前,在进行新品装机前校验、日常排查故障、定期和周期性工作时,均需要具备与列装飞机相配套的气动附件综合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飞机气动元件综合测试系统,将PLC、气动比例调节阀和触摸屏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了机、电、气先进传动、控制和测试的一体化,采用PLC控制的气动附件综合测试系统既能产生连续可调的压力,又能保证输出压力和流量的稳定,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及实用性,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综合测试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比例调节阀和触摸屏作为其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测试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和调节,能够完成气动附件性能的自动检测,并能对测试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和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和打印。
所述综合测试系统主要由PLC、正/负压比例调节阀、触摸屏、打印机、输入/输出模块、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电磁通断阀和各开关按钮等组成。
所述综合测试系统设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其中人工控制是指通过控制面板开关、按钮分别操纵各执行机构,这种方式可以用于系统调试和维修,并作为自动控制的补充,自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工作程序,一般用于正常的工作过程,由PLC控制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测试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工作可靠,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PLC控制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航空电气附件测试系统主要用于飞机氮气系统、油箱通气增压系统和环控系统的电气附件的机电联合性能测试。测试附件有气动电磁阀、电动机构、压力信号器和电磁调节活门等,输入电压均为直流27V 。电气附件测试系统只需外接220V交流电作为输入电源,经直流稳压电源整流后,变为电压为0~30V、预置电流为0~15A的直流电。
航空电气附件测试系统由27V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微电脑计时仪、各种继电器、操纵电门和各类航空电气附件功能测试模块组成。
气动附件综合测试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比例调节阀和触摸屏作为其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测试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和调节,能够完成气动附件性能的自动检测,并能对测试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和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和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江涛,未经赵江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