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限差分的卫星深层充电评估的电场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2134.9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垂柏;王世金;冯宇波;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天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评估 卫星 电场强度计算 静止轨道卫星 空间辐射环境 三轴稳定平台 电场计算 电流平衡 防护设计 管理应用 空间环境 平板结构 输入格式 效应评估 自旋稳定 同轴线 航天器 受限 解析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空间环境防护设计和在轨管理应用中的空间辐射环境效应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卫星深层介质充电后的电场强度计算方法,适合于自旋稳定平台、三轴稳定平台为代表的各类静止轨道卫星内平板结构、同轴线套等介质充电评估。本发明在已有的电流平衡理论的深层充电评估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卫星深层充电后的介质内部电场强度的评估,克服了过去常用基于解析方法的输入格式受限的问题,从而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在轨空间辐射环境效应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地球轨道卫星深层充电的介质电场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辐射环境的高能电子、高能质子及重离子等要素都会对卫星造成辐射效应危害。空间高能电子除了对卫星造成辐射剂量效应之外,还会穿透卫星蒙皮而沉积在卫星内部绝缘材料或非接地导体中而发生充电现象,以及沉积在星外导线皮套内的电荷,即发生卫星深层充电。卫星深层充电会像地面静电带电一样,当超过一定的容忍值时,就会产生放电,就如地面静电放电一般,放电期间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电荷、电磁波,这类静电放电会直接或间接耦合进电子系统中造成危害。受到深层充电影响的卫星可能会出现跳变等异常现象,甚至严重情况下会发生整星的失效。
由于卫星深层充电会对卫星造成干扰危害,因此,在卫星研制阶段、在轨管理及事后故障诊断阶段,开展卫星深层充电评估是一种降低卫星充放电危害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介质内部电场强度的计算是重点。目前卫星深层充电的介质内电场强度计算包括采用电流平衡解析法和数值计算两类方法,其中解释法采用的是原理性的欧姆定律结合泊松方程,而数值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利用有限差分或者有限元等方法进行泊松方程的求解。如果采用解析法进行卫星深层充电危险的计算评估,会造成对深层充电对卫星的危害的评估耗费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在卫星深层充电危险评估采用解析法计算而存在着评估耗时过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有限差分的用于评估卫星深层充电后危害的介质内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卫星深层充电风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能电子探测器实测的数据作为持续动态输入,采用线性沉淀的电荷沉积方法并结合欧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计算介质内部的电场、电位,用于解决以往采用静态数据输入带来的充电风险评估过量或不足的问题;采用连续高能电子数据作为动态输入,而非采用某个峰值数据的单点数据作为静态输入,增加评估时刻之前的电荷积累影响;采用线性沉淀的电荷沉积方计算不同能量电子在介质内的通量-深度和剂量率-深度数据对应关系,而非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降低评估所需要的计算时间,从而更加有利于应用在工程型号的相关评估工作;采用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方程,进行介质内部电荷密度、电场、电位分布的计算,并比较介质内部不同位置处电场从而得出内部空间最大电场,进而将内部最大电场与介质击穿电场强度值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静电放电。
实现本发明的评估卫星深层充电电场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卫星内部或者外部需要评估的介质结构抽样成平板结构或同轴型结构,均包含有遮挡、介质及被层或芯柱,并给出介质厚度值;
步骤2:将介质内部空间进行剖分,平板型介质结构的内部剖分为等高线,同轴型结构的内部剖分为同心圆,采用等距离剖分。
步骤3:以预定格式的读入介质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包括最初介质内的电场分布和边界电位值;
步骤4:以预定格式的读入空间高能电子的数据,可以是卫星实测粒子数据或辐射带粒子模型数据,诸如风云二号卫星实测数据或AE8辐射粒子模型数据。
步骤5:利用线性沉淀法公式,这对步骤4所读入的数据,计算每个时刻的不同能段在介质内的通量-深度和剂量率-深度的对应关系,并最后求得所有能段的总通量和总剂量率分布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工科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