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运动目标越线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2001.1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东;曹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远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运动 目标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运动目标越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监控视频,在监控视频中绘制报警线段;确定目标在报警线段附近出现时的大小,根据目标的大小在报警线段处绘制目标框;根据目标框的大小及报警线段自动选择检测区域,对检测区域进行背景建模,根据检测区域的背景识别目标,对检测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当跟踪的目标越过报警线段,则进行报警。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降低误检和漏检,提升算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频运动目标越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安防视频中对运动目标越线算法基本流程为:1、用户选定场景中线段的位置;2、对场景进行背景建模,提取运动前景;3、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4、判断目标是否越线。
现有的专利及文献都是针对背景建模过程中应用的算法和提取运动前景应用的算法进行改进,但是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都相对较高,由于目前背景建模算法的局限性,复杂场景下很难平衡误检和漏检问题,导致系统实用性大大降低。误检多来至于建模算法的不稳定造成的,光照影响较大;漏检多源于过分屏蔽误检,导致一些目标也被屏蔽。另外,复杂的算法也带来了时间上的消耗,越线算法主要的时间消耗都来自于检测区域的大小,若让用户选择检测区域,用户是不明白算法的,他会选得很大,造成极大浪费,导致算法处理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运动目标越线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误检和漏检,提升算法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视频运动目标越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输入监控视频,在监控视频中绘制报警线段;
步骤S2.确定目标在报警线段附近出现时的大小,根据目标的大小在报警线段处绘制目标框;
步骤S3.根据目标框的大小及报警线段自动选择检测区域,对检测区域进行高斯背景建模,提取运动前景,根据检测区域的运动前景确定目标,并对检测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
步骤S4.当跟踪的目标越过报警线段,则进行报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划定报警线段和目标框,进行自动选择检测区域,避免用户自主选择检测区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算法处理效率,提升检测效率,算法处理时间短,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在报警线段周围选择检测区域,能及时分辨目标,能有效降低误检和漏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3中自动选择检测区域的具体步骤包括:根据目标框的大小,将报警线段向其两端分别水平延长一个目标框的宽度W1,划定检测区域的长度H2,以报警线段的中点为中心,向竖直方向延长一个目标框的长度H1,划定检测区域的宽度W2,根据长度H2和宽度W2构建检测区域。
进一步,步骤S3中自动选择检测区域的具体步骤还包括:当报警线段与其两端水平线的夹角大于45度,则长度H2和宽度W2进行互换,构建检测区域。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在报警线段周围自动选择检测区域,便于检测区域内分辨目标,能有效进行过滤噪声,能有效降低误检和漏检,提升目标检测效率。
进一步,步骤S3中对检测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的具体步骤包括:对检测区域中的目标进行跟踪,若目标的起始位置不是检测区域的边缘,则判定该目标为噪声,进行排除。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降低误检和漏检,提升目标检测效率。
进一步,步骤S3中的检测区域自动进行整体缩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远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远望智能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2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