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21503.2 | 申请日: | 201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0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鼎和精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垫片 固定弯管 夹紧装置 定位孔 夹紧板 弯管槽 移动板 穿过 横向接板 弧形凹面 上U型槽 侧表面 传统的 固定的 宽侧面 模具槽 内表面 上表面 试管夹 夹把 卡合 内开 拼接 弯管 匹配 侧面 贯穿 加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夹紧板的固定板内开设有贯穿夹紧板上表面和侧表面的弯管槽,弯管槽由分别设置固定板和移动板内表面上U型槽拼接而成,固定板上设置有定位孔,与夹把互为一体的U型钢片卡合在U型槽内,在U型钢片内侧固定的两块垫片通过U型槽固定在固定板上,定位孔穿过固定板的较宽侧面并穿过至少两个横向接板的较大侧面,移动板与垫片匹配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凹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一夹就紧、成本较低,与传统的全木制试管夹相比更经久耐用。通过更换模具槽内的垫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从而能加工各尺寸的弯管,进一步增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弯管夹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弯管是采用成套弯曲模具进行弯曲的,分为冷煨与热推两种工艺。无论是哪一种机器设备及管道,大部分都用到弯管,主要用以输油、输气、输液等。在各种液体的运输中,往往需要使用各种管道组成输送通道,弯管就是一种可以让管道中流体的方向发生改变的一种管件,用以将其他的直管路进行对接。管夹通常在管道构造中用于将管道固定在悬挂的或支撑的位置上。其尺寸基本由管道宽度和负荷以及在管道中输送的介质确定,但是为了实现所需的承载容量不能设计得太大,因为否则它们具有太大的自重并难以搬运操作。现有技术中弯管的两端在车窗加工过程中,没有稳定的夹持机构,导致在弯管两端车平过程中车切面平整度较低,不能符合精密加工的要求,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夹紧方式加工效率低,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因此,如何研发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 U 型钢片、夹把、垫片,其特征在于,夹紧板包括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内开设有贯穿夹紧板上表面和侧表面的弯管槽,所述弯管槽由分别设置固定板和移动板内表面上U 型槽拼接而成,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U 型钢片卡合在U型槽内,U 型钢片与夹把互为一体,在U 型钢片内侧固定有两块垫片,垫片通过U型槽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孔穿过固定板的较宽侧面并穿过至少两个横向接板的较大侧面,移动板与垫片匹配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凹面。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槽和弯管管道的弧度设置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深入U型槽部分的形状与U型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固定有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移动板的表面均刷有一层防火防腐涂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将夹紧板作为夹紧主体,将弯管卡合在弯管槽内,通过U 型钢片与夹把互为一体,在夹紧过程中保持固定板不动,移动下端的移动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一夹就紧、成本较低,与传统的全木制试管夹相比更经久耐用。定位孔穿过固定板的较宽侧面并穿过至少两个横向接板的较大侧面,相同的膨胀率使下部件以及支承在其中的管道段有利地呈现一个近似的膨胀特性。通过更换模具槽内的垫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从而能加工各尺寸的弯管,进一步增大了适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固定弯管管道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 U 型钢片、夹把、垫片,其特征在于,夹紧板包括固定板和移动板,固定板内开设有贯穿夹紧板上表面和侧表面的弯管槽,所述弯管槽由分别设置固定板和移动板内表面上U 型槽拼接而成,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孔,U 型钢片卡合在U型槽内,U 型钢片与夹把互为一体,在U 型钢片内侧固定有两块垫片,垫片通过U型槽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定位孔穿过固定板的较宽侧面并穿过至少两个横向接板的较大侧面,移动板与垫片匹配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鼎和精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鼎和精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