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1445.3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3/041;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笔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读取触控笔的压感数据,将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压感数据形成压感数据组;扩大所述压感数据组的数据区间,所述数据区间为所述压感数据组中最大压感数据和最小压感数据组成的区间;当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预设的最大间隔时,在所述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补充新的压感数据。本发明首先扩大数据区间,当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连续两次压感数据的差值较大时,在该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补充新的压感数据,最终将原始的压感数据组中的压感数据变的更加平滑,使笔迹变化不再突兀,从而实现更好的书写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触控技术已逐渐普及。目前触控笔可大概归为两种类型:电阻式触控笔和电容式触控笔,不同类型的触控笔分别适用于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终端。触控笔笔头采用导电材质,能代替人手在触摸屏终端的屏幕上轻松、快捷、准确地输入信息;触控笔由于其精细准确和流畅的操作,已被用户所广泛接受。
触摸屏终端对触控笔的识别是通过获取触控笔在接触到触摸屏终端发出的一系列的压感数据,由于触控笔的硬件调节的限制或者工艺限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数据抖动,上层应用在对这种抖动较大的压感数据进行识别和显示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竹节效应,即笔迹变化突兀,导致书写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笔迹变化突兀,书写效果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包括:
依次读取触控笔的压感数据,将获取到的多个所述压感数据形成压感数据组;
扩大所述压感数据组的数据区间,所述数据区间为所述压感数据组中最大压感数据和最小压感数据组成的区间;
当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预设的最大间隔时,在所述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补充新的压感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能够从软件角度解决触控笔硬件方面的缺陷和限制,首先通过扩大原始压感数据组的数据区间,当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连续两次压感数据的差值较大时,在该连续两次压感数据直接补充新的压感数据,最终将原始的压感数据组中的压感数据变的更加平滑,上层应用在接收到优化后的压感数据后,笔迹变化不再突兀,从而实现更好的书写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触控笔笔迹的优化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预设的最大间隔时,在所述连续两次压感数据之间补充新的压感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第一个压感数据直接插入待发送阻塞队列,所述待发送阻塞队列中的数据用于发送给上层应用;
从所述扩大数据区间后的压感数据组中的第二个压感数据起,比较当前的压感数据和上一压感数据的差值与所述最大间隔的大小;
当所述当前的压感数据和上一压感数据的差值大于所述最大间隔时,在所述当前的压感数据和上一压感数据之间补充数据间隔为A/(A/G+1)、数量为(A/G+1)的新的压感数据,并将所述新的压感数据和当前的压感数据插入所述待发送阻塞队列,其中,A为所述当前的压感数据和上一压感数据的差值,G为所述最大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