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电缆用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1409.7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嵇建忠;徐永卫;徐晓辉;唐艳芳;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L83/04;C08K13/02;C08K3/22;C08K3/38;C08K5/5425;C08F255/02;C08F255/00;C08F230/08;H01B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硅烷交联 电梯电缆 制法 聚烯烃弹性体树脂 硅烷接枝聚烯烃 烯烃嵌段共聚物 电梯随行电缆 弹性体树脂 交联催化剂 耐开裂性能 烯烃共聚物 加工性能 燃料产品 熔融指数 阻燃性能 护套层 重量比 耐寒 耐温 柔软 乙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电缆用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及制法,所述电梯电缆用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由硅烷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树脂A料与含有交联催化剂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B料组成,重量比为:A料:B料=20‑30:80‑70;所述聚烯烃弹性体树脂为INFUSETM烯烃嵌段共聚物(OBC)s,(密度为0.870‑0.885g/cm3、熔融指数为0.5‑5g/10min)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POE)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相比市面上其它硅烷交联阻燃料产品具有较佳的加工性能。具有柔软(80‑85A)、弹性好、耐寒(‑40℃)、耐温等级高(长期使用温度105℃)、耐开裂性能佳、阻燃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电梯随行电缆的护套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代步设备,要经常上下运动,为电梯提供工作电源的电缆线及相关的信号线也必然地随着其反复的升降。在电梯高速运动中,这些随行电缆的风阻大,使电缆频繁受拉,影响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各种线路过于复杂,而且这些线路因其抗拉性能相对较差,在较长期的经常性地升降运动后,有可能出现断裂、损坏,带来断电停驶或其他相关功能中断的后果。
目前公知的电梯随行电缆,采用含卤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绝缘层、护套层,PVC一旦发生火灾,燃烧会产生大量浓烟,使救援工作难以进行,人员往往不是立即被烧死,而是由于被烟雾熏倒窒息,同时PVC燃烧时释放出卤酸腐蚀性气体,除危害人体外,还会造成对设备间接损害,不适合人员比较密集或空间狭小的场所及高档电梯使用。因此,电梯随行电缆的无卤阻燃化是必然趋势。
电梯随行电缆需具有柔软性强,弹性好,需经历严苛的曲饶试验和弯曲试验。市面上现有的热塑性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电缆料耐高温性能差(70℃等级),柔软性和阻燃性能很难实现统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常出现护套开裂问题,给电梯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电线电缆材料通常通过交联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耐开裂性能、力学性能。电线电缆用交联型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组合物,在中国目前主要以辐照交联技术制造。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制成电线电缆后,还需要经过辐照设备辐照后才能交联,该设备价格昂贵,增加了电缆制造成本。并且辐照交联由于受到辐照剂量和角度、设备及材料厚度的限制,一般适用于厚度较薄、结构圆形对称的电线电缆。电梯随行电缆较多为扁平状结构,壁厚不均,不太适合采用辐照交联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电缆用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及制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电缆用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料,由硅烷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树脂A料与含有交联催化剂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弹性体B料组成;
重量比为:A料:B料=20-30:80-70;
所述硅烷接枝聚烯烃弹性体树脂A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所述聚烯烃弹性体树脂为INFUSETM烯烃嵌段共聚物(OBC)s,(密度为0.870-0.885g/cm3、熔融指数为0.5-5g/10min)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POE)中的一种或两种;
精选的INFUSETM烯烃嵌段共聚物(OBC)s具有熔点高、弹性好,柔软的特点;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弹性体树脂为所述烯烃嵌段共聚物和所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的混合物,以所述的聚烯烃弹性体树脂的总重量计,所述烯烃嵌段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5~40%;
采用该弹性体作为部分基料进行硅烷接枝反应,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氧化二叔丁基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21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