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162.3 | 申请日: | 201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石佳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佳媛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榆 烫伤 烧伤 栀子 金银花 发明药物 情况证明 去腐生肌 消炎止痛 中药配制 重量组成 黄连 板兰根 凤仙花 刘寄奴 鲜黄瓜 益母草 治愈率 柴胡 大黄 黄柏 配伍 细粉 组份 瘢痕 治疗 防风 煎熬 应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份、柴胡12份、地榆18份;药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榆细粉;另一部分是除地榆之外的所有组份煎熬成的药液。使用时两部分配合应用。本发明药物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疗效好,疗效快,并且治愈不留瘢痕,经临床患者使用情况证明,治愈率95%以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烧伤、烫伤为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慢,容易留下瘢痕。目前,相关的药物介绍资料有多种,组成不同,效果各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组成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疗效快,疗效好,不留瘢痕。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由中药配制而成,配伍重量组成为:
板兰根10份、金银花10份、大黄20份、黄连2份、鲜黄瓜100份、黄柏15份、防风15份、凤仙花10份、刘寄奴15份、益母草15份、马苋菜20份、栀子10份、柴胡12份、地榆18份。
其中,马苋菜又称马齿苋,凤仙花又称急性草,其籽为急性子,可以用急性子代替。
药物组成最好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除地榆之外的所有组份煎熬成的药液;
另一部分:地榆细粉。
本发明组成中,各组份直接购得即可。药液部分的制作同常规中药药液的煎熬方法,用水浸没过药物组成组份,浸泡后煎熬,过滤得药液。一般,需要将药份煎熬两次,将两次的药液混合即可。由煎熬药物获得药液的重量以煎熬药份重量的2-10倍为宜,以保证一定的药物浓度,保证疗效。
地榆细粉为常规药物细度即可,一般过60目至180目筛。
使用时,将药液喷洒或通过药棉、纱布等储水渗透物渗透到伤口上,立即止痛。等疼痛消失后,在伤口上涂撒地榆细粉。地榆细粉最好用香油调和成膏状,再向伤口上涂抹。每1-3天换药一次,换药前用药液擦洗处理伤口表面,再进行涂地榆细粉换药。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三十多年的苦心研究和探索研制而成的,选用多种纯中药名贵药材,消炎止痛,去腐生肌,疗效好,疗效快,施药后5-20分钟止痛,疼痛消失后,结合地榆细粉进行换药治疗,15-90天治愈,并且治愈不留瘢痕。经130例临床患者使用,治愈124例,1例好转,治愈率95%以上。本发明药物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利国利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中药配伍重量组成为:
板兰根10克、金银花10克、大黄20克、黄连2克、鲜黄瓜100克、黄柏15克、防风15克、凤仙花10克、刘寄奴15克、益母草15克、马苋菜2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地榆20克。
其中:地榆为过80目筛的细粉;除地榆之外地所有组份用水煎熬,得药液500克。使用时,药液和地榆细粉配合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佳媛,未经石佳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