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附着多孔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6691.X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石躍新;彭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果联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李艳,许亦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附着 多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附着多孔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如公知的那样,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谢利氏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hherrides)、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和酒色红硫菌(Chromatium Vinosum)(以下,也将这些菌等并称为“特定光合细菌”)是用于肥料、饲料、有机废水处理剂等各种用途的有用菌,特别是最近,其对有机物污泥的净化能力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应用到大海、河川、湖泊、池塘等的鱼贝类养殖场水域的水质保护或有机性污水的净化中。
特定光合细菌菌体在用于各种对象水域的水质保护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有如下形式:将使用水溶性硅酸化合物(例如硅酸钾或硅酸甲酯)使特定光合细菌菌体和该菌体用培养基形成为凝胶状物质的固定化菌体为了土壤的肥沃化、植物的栽培而使用在水田等中,或者将其作为用于废水处理的种菌。
上述形式的固定化菌体容易制备且使用时的操作性也好,但在将该固定化菌体用于大海、河川、湖泊、池塘等的水质保护用途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
即,在将所述固定化菌体施用于水质保护对象水域时,往往会被动物性浮游生物或鱼贝类等捕食,或因水流而损伤,在该情况下,有施用后的2~3周内凝胶状物会崩坏这一问题点。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点:若将所述固定化菌体投入在污水处理设备内的微生物反应槽中,则凝胶状物容易被设置在微生物反应槽内的搅拌机等混合装置破坏,伴随不断流入的污水,特定光合细菌菌体会流出到微生物反应槽外,无法维持污水处理设备内的菌体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附着多孔体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附着多孔体,包括:多孔微生物载体和固定于所述多孔微生物载体上的污水处理微生物。
所述污水处理微生物可通过其自身作用或与其他有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产生抗氧化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发酵等途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把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
所述污水处理微生物选自但不限于光合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微生物选自但不限于自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a)、谢利氏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hherrides)、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和酒色红硫菌(Chromatium Vinosum)中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多孔微生物载体具有多孔结构,可选自但不限于多孔性粒状物。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粒状物具有直径为0.2~2mm的微孔。
所述多孔粒状物的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球体、圆柱状、椭圆体、长方体、立方体、中空状或纤维状。
优选地,所述多孔粒状物的空隙率在70%以上。更优选为70~95%。更优选为80~95%。
所述多孔性粒状物可选自但不限于火山岩石颗粒或缩醛化PVA制海绵颗粒中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污水处理微生物以菌液的形式固定于多孔微生物载体上。
具体地,污水处理微生物在培养液中培养形成菌液,然后将所述多孔微生物载体与菌液混合,污水处理微生物即可以菌液的形式固定于多孔微生物载体上。
菌液中污水处理微生物菌体的个数优选为1×108~1011cfu/mL的范围。
将所述多孔微生物载体与菌液混合时的混合比率为多孔微生物载体外观容积与菌液容积的比值。所述混合比率优选(0.6~1.2):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前述微生物附着多孔体用于污水净化处理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方法,包括步骤:让污水与前述微生物附着多孔体接触。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反应槽中添加有前述微生物附着多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体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果联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果联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6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字符叠加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散热防尘液晶电视后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