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561.0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鹏;葛胜迅;姚强;惠周朋;陈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辅助 制动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瞬态工况下测试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贡献值;
步骤S100具体包括:
S101、控制转毂试验台与汽车的车轮配合,并控制汽车在指定挡位加速运行;
S102、判断汽车是否加速到第一速度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103;
S103、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开启,同时停止对汽车的加速控制;
S104、判断气体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信号是否到达预设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105;
S105、终止测试,输出测试终止时刻的第二速度值和从所述第一速度值变化到所述第二速度值所消耗的第一时间;
S106、计算第一减速度;
S107、控制汽车在所述指定挡位加速运行;
S108、判断汽车是否加速到第一速度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109;
S109、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保持关闭状态,同时停止对汽车的加速控制;
S110、判断汽车的速度是否到达所述第二速度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111;
S111、终止测试,输出汽车车速从所述第一速度值变化到所述第二速度值所消耗的第二时间;
S112、计算第二减速度;
S113、根据所述第一减速度和所述第二减速度计算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贡献度;
S200、在稳态工况下测试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功率;
S300、在下坡行驶工况下测试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里程;
S400、根据所述贡献值、所述制动功率和所述制动里程判断汽车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其中
步骤S200具体包括:
S201、控制汽车在发动机保持设定的转速下匀速运行;
S202、控制启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输出所述设定的转速值和第一轮边力;
S203、计算汽车在发动机的所述转速下所对应的目标速度;
S204、控制汽车在发动机保持所述设定的转速下匀速运行;
S205、控制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保持关闭状态,输出第二轮边力;
S206、根据所述第一轮边力、所述第二轮边力和所述目标速度计算所述制动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值为所述指定挡位允许达到的最大速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的转速值有多个,每个转速值对应一个制动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01、控制汽车在指定挡位加速运行;
S302、判断汽车是否加速到第三速度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303;
S303、控制启动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同时停止对汽车的加速控制;
S304、判断汽车的行驶里程是否超过设定的目标里程,如果是,则测试终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0具体包括:
S401、判断所述贡献值是否满足标准贡献度要求,如果是,则汽车的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缓冲性能合格;
S402、判断所述制动功率是否满足标准制动功率的要求,如果是,则汽车的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合格;
S403、判断所述制动里程是否在目标里程范围内,如果是,则汽车的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辅助制动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3之后还包括:
S404、判断所述贡献值、所述制动功率和所述制动里程是否同时满足要求,如果是,则汽车的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性能合格;如果否,则汽车的所述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性能不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5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带电拉合隔离开关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安全带断裂体感实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