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改良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317.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小坂辉雄;塚野光男;吉田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UD;株式会社良健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A61L2/02;A61L9/16;A61L11/00;A23L5/20;A23L3/358;B01D53/81;B01D53/58;A61L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涂琪顺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改良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改良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将附着、存在于稚内硅藻页岩自身的细菌进行灭菌的同时,对存在于外部的细菌也进行杀菌或灭菌。解决方案是所述环境改良材料含有经灭菌处理而具有杀菌或灭菌或者灭活功能的颗粒体和/或粉末体的稚内硅藻页岩,将微生物进行杀菌或灭菌或者灭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改良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环境改良材料通过对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般活菌,如病毒那样的非细胞生物的微生物进行杀菌或灭菌或者灭活从而能够实现环境卫生的改善、提高。
背景技术
稚内硅藻页岩(地质学名:稚内层硅质页岩)也被称为稚内硅藻土,由于其为天然原材料并具有优异的调湿功能,因而一直以来用于如墙体材料那样的住宅用建筑材料,最近还用于利用了除臭功能的除臭产品等,已制作出利用其功能的商品。
稚内硅藻页岩是新第三纪中新世后期(约1200万年前~约700万年前),在深海堆积的微细浮游生物即硅藻的遗骸(非晶质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逐渐承受固结而硬化的容易细地破碎的硬质页岩。
根据北海道立资源研究所(现北海道立综合研究机构地质研究所)所实施的调查,稚内硅藻页岩大多分布在以稚内为中心的道北天北地区。
关于稚内硅藻页岩的细孔半径,如图1所示,大多具有1~10nm(纳米:1nm为100万分之1mm)这样的微细孔(俗称:中孔)。与此相对,秋田、石川、冈山、大分等其他地方产出的硅藻土中,主要的是细孔半径为50nm以上的大细孔(俗称:大孔)。
此外,根据稚内硅藻页岩的通用数据,稚内硅藻页岩的总细孔容积为约0.215cm3/g、比表面积为约128.8m2/g。与此相对,在前述其他地方产出的硅藻土的总细孔容积和比表面积为稚内硅藻页岩的约1/4~1/6(基于北海道立工业试验厂和北海道立地下资源调查所的共同研究成果报告书(1994年)而制作)。
另外,近年来,为了提高畜产物的安全性,正在进行提高各畜产农场中的卫生管理的措施。作为通常的卫生管理,以家畜的健康维持为主要目的,进行了用于维持提高畜产农场的清洁度以及降低对家畜的有害的细菌数水平的管理。
以往使用的消毒剂可以根据病原体而有效地实施,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对人体、家畜有害的消毒剂,必须注意处理。因此,需要对人体、家畜无害,且具有将有害的细菌杀菌或灭菌的功能的环境改良材料。
其中,有一种使用了作为天然原材料的稚内硅藻页岩的畜牧场的环境改良材料已被产品化。需要说明的是,硅藻土在战争期间食物短缺的时代还用于点心、食品的增量剂,是对人畜无害的天然原材料。
该产品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作为容易因排泄物等而变得不卫生的畜舍的微生物增殖抑制材料,将稚内硅藻页岩制成颗粒体和/或粉末体而用作家畜用地面铺敷材料。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3,作为该畜舍的微生物增殖抑制材料的家畜用地面铺敷材料具有作为“在保持微生物的同时抑制增殖的材料”的功能,而不具有将微生物本身杀菌或灭菌的功能。
此外,由于该产品未实施灭菌处理,因此在稚内硅藻页岩的采掘时已经附着、存在的细菌,即使在粉碎成颗粒体和/或粉末体后也仍然残留在产品中。因此,将该产品撒布于家畜地面铺敷材料,意味着同时也在撒布残留于产品中的细菌。
在(财)日本食品分析中心,使用标准琼脂平板培养法培养了未实施灭菌处理的稚内硅藻页岩,结果测定出6.1×102/g的一般细菌数(活菌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487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UD;株式会社良健,未经株式会社UD;株式会社良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