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式漏电保护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3189.3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章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立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08;H01H71/24;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漏电 保护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漏电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内置式的概念是指在使用状态下配套在电源拖线板(也称“电源接线板”)之类的电气部件内。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仅可以见诸漏电保护插头的技术信息,而且还能见诸漏电保护插座的技术信息,前者将漏电保护机构集合于插头上,对使用该插头的用电器起漏电保护作用,典型的如CN203326256U推荐的“一种能防水的漏电保护插头”、CN103887660B提供的“三极与二极可相互切换的漏电保护插头”和CN104934926A介绍的“一种能强制脱扣的漏电保护装置”以及CN106057591A披露的“适于自动化装配的漏电保护器结构”,等等。后者将漏电保护机构设置在电源拖线板内,即安装在电源拖线板的壳体内,具有对通过插头与该拖线板插配的用电器起漏电保护的作用,典型的如CN201369305Y推荐的“一种漏电保护结构”、CN203103249U提供的“一种漏电保护插座脱扣装置”和CN203721662U介绍的“用在漏电保护器中的脱扣器结构”,等等。
通过对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并且结合公知常识可知:漏电保护插头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而漏电保护插座能对与其插配的多个用电器进行保护,只要漏电保护插座因漏电而切断电路,那么通过插头与其插配着的所有用电器的电源便被切断。漏电保护机构的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电流从火线流至零线而形成回路,地线没有电流,火线与零线的电流是相等的,这两个相等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在漏电保护机构即前述的漏电保护模块的结构体系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上相互抵销,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无感应电流产生;当出现漏电情形时,因一部分电流通过地线流走,导致火线的电流大于零线的电流,从而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经电路板的放大电路后便速即作出响应并切断电源,达到防止触电的目的。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28101Y推荐的“漏电断路器的脱扣机构”能设置于前述电源拖线板之类的电气部件内,并且客观上能兑现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说明书正文第1页第5段),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推杆是通过锁扣对横臂架产生作用的,即推杆并不直接作用于横臂架,因而作用力传递环节多,影响动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其二,由于一对进线端子和一对出线端子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端,因而不仅致使底座体积增大,而且按装相对麻烦;其三,由于一对动触头的自由端的动触点与一对静触头的静触点的分离是在无外力作用下全凭一对动触头的自身弹性实现,因而一旦一对动触头的自身弹性因时久而出现疲劳情形,那么动触点与静触点的分离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不能完全分离,从而影响漏电状态下切断电路乃至引发安全事故。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推杆直接作用于横臂架而藉以减少动作环节并且提高横臂架动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利于将电流进线端子和电源出线端子设置在上盖上而藉以显著缩小底座的体积并且方便接线与安装、有益于为动触头施加外力而藉以在漏电情形时保障动触头的动触点与静触头的静触点可靠分离的内置式漏电保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立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立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3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带陡峭的双阻带超宽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多功能电子商务设备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