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11398.4 | 申请日: | 2016-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明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K11/162 | 分类号: | G10K11/162;D06M15/41;D06M11/76;D06M11/44;D06M1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5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对纳米纤维泡沫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第二步:将酚醛胶粘剂、氧化石墨烯和ZnO量子点溶于丙酮中,超声24~48h,得到混合浆料;
第三步:在温度为40℃~45℃,压强为2×107Pa~4×107Pa的条件下,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第二步得到的混合浆料对第一步所得的纳米纤维泡沫进行处理,然后减小压强,使纳米纤维泡沫脱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使酚醛胶粘剂氧化石墨烯和ZnO量子点均匀分散于纤维表面;
第三步:采用热交联法使粘连剂固化交联,获得吸音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为纳米纤维相互贯穿交错形成的三维网络状体型材料。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的体积密度为0.1~50mg/cm3,孔径为0.01~10μm,比表面积为10~2000m2/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是整体密度均匀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或者是密度沿厚度方向均匀变化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或者是密度沿厚度方向梯度变化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处理方法为:碱减量法、溶剂萃取法、水热生长法、气相生长法和磁场诱导自组装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酚醛胶粘剂、氧化石墨烯和ZnO量子点的总质量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2~5),优选为1: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酚醛胶粘剂、氧化石墨烯和ZnO量子点的质量比为2:(0.05~0.5):(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酚醛胶粘剂、氧化石墨烯和ZnO量子点的质量比为2:0.3:3。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超声的时间为36h。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联为程序升温的分段式热交联方式。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吸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明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明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39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共振吸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薄膜结构的Helmholtz腔声学超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