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绿色培育红枞菌立体箱及红枞菌的箱内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1365.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余虹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虹仪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1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绿色 培育 红枞菌 立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箱内仿原生态的立体培育红枞菌领域的一种高效绿色培育红枞菌立体箱及红枞菌的箱内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枞菌是中部凹陷的半球形菇,是野生生长在松林的野生菌,因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欢迎;但人工培养的难度很大,导致市场上基本上没有红枞菌出售。为了使红枞菌能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日常佳肴,我们对红枞菌的人工立体培养进行多次试验,在多次失败之后总结经验和教训,经过长达七年之久的研究和试验培育,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人工立体培养红枞菌的新技术研究。同时,我们也设计了适用于家庭小规模培育红枞菌和产业化培育红枞菌的立体培育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立体培育箱内高效的、高品质的有机绿色培育红枞菌的高效绿色培育红枞菌立体箱及红枞菌的箱内培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效绿色培育红枞菌立体箱主要包括培育箱、冷冻降温装置或冷气降温装置、加热装置、层次板、培育架、培育营养层、清水罐、消毒液罐、营养储液罐、空气储压罐;所述的培育架包括固定培育架和可旋转培育架。
在培育箱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和冷冻降温装置或冷气降温装置,在培育箱的前面一面设置有门,在培育箱的两侧和后面设置有通风窗,在培育箱内的横向均匀分布有层次板,层次板固定在培育箱内的两侧,或者,层次板安装在固定在培育箱内的两侧的固定横条上;培育箱内的底部与层次板组成多层次的培育层,培育箱的底部和顶部与层次板相互平行。在培育箱内的底部和每一层层次板的上面均匀放置有固定培育架或可旋转培育架,在固定培育架的托盘上或可旋转培育架的托盘上固定有培育营养层;每一个固定培育架或可旋转培育架是一个培育行,在培育箱内的底部和每一层次板上有多个培育行;固定在固定培育架或可旋转培育架的一端的端部的连接管与五通管的一个通口连接,五通管的其余四个通口分别与营养储液罐的连接管道、空气储压罐的连接管道、消毒液罐的连接管道和清水罐的连接管道连接,在连接清水罐、消毒液罐、空气储压罐、营养储液罐的管道中分别安装有控制的开关。在每一层层次板的下面一面和培育箱内的顶部安装有喷雾装置、白炽灯、绿光灯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白炽灯、绿光灯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电路与灯光照射控制器连接,灯光照射控制器控制白炽灯、绿光灯和高强度闪光装置的灯光的循环开启时间和循环关闭时间。
所述的固定培育架包括基座、横撑、内衬管、托盘、橡胶垫、连接管;所述的橡胶垫是中间有孔的环形密封垫;在衔接孔外面的过孔下面的内衬管上固定有托盘,内衬管的下端的衔接孔套接在基座上面的凸出接头上,橡胶垫垫在衔接孔的内端与凸出接头的上端之间密封连接处,连接管的端部插入或旋入基座端部的连接孔内,基座内的上通孔与内衬管贯通、直通孔与连接管的内部贯通;横撑固定在基座的两边稳定固定培育架不向两边倾斜,连接管固定在基座的前后两端把基座串联起来并稳定固定培育架不向前后倾斜,固定培育架一端的最后一个基座的连接孔有堵头堵死通道,连接固定培育架另一端的最后一个基座的连接管与五通管的一端连接;一个固定培育架有多个基座、多个横撑、多个内衬管和多个托盘。
所述的可旋转培育架包括基座、横撑、内衬管、托盘、涡轮、蜗杆、滑转密封垫片、连接管;所述的滑转密封垫片制造成为上下两面能够相互滑转和密封的组合垫片,组合垫片的中间有通孔;连接管的端部插入或旋入基座端部的连接孔内,基座内的上通孔与内衬管贯通、直通孔与连接管的内部贯通;内衬管的下端的衔接孔套接在基座上面的凸出接头上,滑转密封垫片垫在衔接孔的内端与凸出接头的上端之间密封连接处;内衬管外面的下端或靠近下端处固定有涡轮,在涡轮的上面与最下面的过孔之间的内衬管上固定有托盘;涡轮与蜗杆配合,蜗杆能够带动涡轮旋转,蜗杆的轴直接与变频电动机的轴硬连接或软连接,或者,蜗杆的轴通过变速器再与普通电动机的轴连接;横撑固定在基座的两边稳定可旋转培育架不向两边倾斜,连接管固定在基座的前后两端把基座串联起来并稳定培育架不向前后倾斜,可旋转培育架一端的最后一个基座的连接孔有堵头堵死通道,连接可旋转培育架另一端的最后一个基座的连接管与五通管的一端连接;一个可旋转培育架有多个基座、多个横撑、多个内衬管和多个托盘;所述的涡轮与内衬管制造成为一个整体或套装在内衬管下部的衔接孔的外面。
所述的基座的上面制造有小于基座下面部分的凸出接头,基座的左右两边能够固定横撑,基座的前端和后端都制造有连接孔,基座内制造有直通孔与基座的前端和后端的连接孔贯通,与基座内的直通孔垂直并贯通的上通孔穿破小于基座下面部分的凸出接头的上端面,直通孔与上通孔形成内三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虹仪,未经余虹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1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