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0428.X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姚琦;王卫军;李石林;马超甫;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43209 | 代理人: | 高真辉,高红旺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煤层 走向 综采无煤柱 分段 充填 采煤 方法 | ||
1.一种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急倾斜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推进一个充填跨距L后,在上顺槽(12)与下顺槽(13)之间安装第一充填模板(191),第一充填模板(191)紧接回采采空面;
S2:回采工作面继续推进一个充填体柱距离D后,在上顺槽12与下顺槽(13)之间安装第二充填模板(192),第二充填模板(192)紧接回采采空面;
S3:在第一充填模板(191)与第二充填模板(192)之间填充膏体,如矸石胶结体、粉煤灰胶结体等,待膏体具有初期强度能支撑上覆岩层压力后,对第一充填模板(191)与第二充填模板(192)进行拆卸,形成充填体柱(7);
S4:工作面继续推进至另一个充填跨距L,并再次安装第一充填模板(191),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段充填,如此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填模板(191)和第二充填模板(192)均采用气囊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填充膏体过程,通过充填干线管路(9)进行膏体运输和填充,充填干线管路9铺设在上顺槽(12)内,并外接到地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干线管路(9)连接有工作面充填管道(14)和补充填充管(17),工作面充填管道(14)连接多个充填分支管(15),充填分支管(15)用于填充体7不同高度的填充,工作面充填管道14用于供给充填分支管(15),补充充填管(17)布置在上顺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填模板(191)和第二充填模板(192)通过装载气囊小绞车(18)进行释放和充气,装载气囊小绞车(18)安装在上顺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填模板(191)和第二充填模板(192)充入0.5Mpa至0.8Mpa的高压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顺槽(13)布置有端头支架(1)、转载机(2)和可伸缩胶带运输机(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采工作面布置有综采液压支架(4)、采煤机(5)、刮板运输机(6)、隔离装置(8)、工作面充填管道(14)和充填分支管(15),综采液压支架(4)的前部布置采煤机(5)和刮板运输机(6),综采液压支架(4)通过后立柱(10)和前立柱(11)安装在底座(16)上,隔离装置(8)布置在综采液压支架(4)后部,综采液压支架(4)后部加装有托辊(20),托辊(20)用于将第一充填模板(191)和第二充填模板(192)卸放至整个工作面下部,综采液压支架(4)的后部还延伸出后支撑悬梁(21),工作面充填管道(14)和充填分支管(15)布置在综采液压支架(4)后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倾斜煤层走向综采无煤柱分段充填采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如下:
S1:将充填干线管路(9)由地面铺设至上顺槽(12),在工作面布置综合液压支架(4);
S2:上顺槽(12)设置安装装载气囊小绞车(18),综合液压支架(4)前部安装有采煤机(5)和刮板运输机(6),综合液压支架(4)后部布置工作面充填管道(14)和充填分支管(15);
S3:急倾斜工作面正常回采,推进后一个充填跨距L后,装载气囊小绞车(18)通过综合液压支架(4)后部加装的托辊(20)将第一充填模板(191)卸放至整个工作面下部,第一充填模板(191)为气囊模板,第一充填模板(191)充入0.5-0.8Mpa的高压气体,使其膨胀紧接采空区岩壁;
S4:工作面继续推进一个充填体柱距离D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卸放第二充填模板(192),第二充填模板(192)为气囊模板,并充入0.5-0.8Mpa的高压气体,由此两气囊与采空区下部煤壁形成了封闭的充填区域,利用工作面的充填分支管(15)进行膏体充填封闭区域,充填体充填至上顺槽的标高位置,充填结束后进行洗管;
S5:在工作面继续推进的同时,待充填体柱具有初期强度能支撑上覆岩层压力后,气囊卸气,利用装载气囊小绞车(18)回装第一充填模板(191)和第二充填模板(192),形成充填体柱(7);
S6:当工作面继续推进至另一个充填跨距L时,再卸放第一充填模板(191),以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段充填,如此循环,最终使整个采区在走向上形成分段充填体柱(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042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