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9701.7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清;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渊 |
主分类号: | F24J2/10 | 分类号: | F24J2/10;F24J2/32;F24J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生成 高温 蒸汽 太阳能 系统 | ||
1.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碟式反射镜(1)、反射镜支架(2)、日跟踪装置(3)、输水管道(4)、蒸汽管道(5)、聚热蒸发器(6),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碟式反射镜(1)安装在反射镜支架(2)上形成反射镜单列(7),所述的日跟踪装置(3)和反射镜支架(2)组成一个联动系统,通过日跟踪装置(3)自动跟踪太阳光,从而带动反射镜单列(7)的整体联动;所述的输水管道(4)和蒸汽管道(5)设置在反射镜单列(7)的正上方,且在输水管道(4)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水支路出口(40),且在蒸汽管道(5)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蒸汽进口(50),所述的聚热蒸发器(6)包括蒸发腔(60)和聚光头(61),该蒸发腔(60)上设置有蒸汽出口(62)和水进口(63),该水进口(63)和水支路出口(40)连接,该蒸汽出口(62)和所述的蒸汽进口(50)连接,且使得每个所述的聚光头(61)分别处于对应的碟式反射镜(1)的聚焦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热蒸发器(6)包括蒸发腔(60)、聚光头(61)、热管(64),所述的热管(64)包括吸热段(640)和散热段(641),所述的热管(64)的散热段(641)处在所述的蒸发腔(60)内,其吸热段(640)则伸出蒸发腔(60)的底部,所述的聚光头(61)设置在蒸发腔(60)的下端,且使得从蒸发腔(60)底部伸出的热管(64)的吸热段(640)直接或间接地和聚光头(61)本体形成紧密接触;所述的散热段(64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导热翅片(6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腔(60)的底部设置有管状喷雾装置(65),该喷雾装置(65)连接到所述的水进口(63),且在其上设置有若干喷雾头(6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头(61)由耐高温的合金钢制成,整体呈圆柱形容器状,其容器的底部内凹,其容器端口和所述的蒸发腔(60)的底部焊接连接且构成一个容纳腔(8),且使得所述的吸热段(640)都处在容纳腔(8)内,在容纳腔(8)内充填有传热介质(9),该聚光头(61)的底面为一内凹的受热面(610),所述的受热面(610)上设置有耐高温吸热涂层(6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8)呈真空状,其内所充填的传热介质(9)为单一的碱金属或多种碱金属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8)内所充填的传热介质(9)为细铜粉或纳米碳化硅或纳米耐高温合金粉且把所述的吸热段(640)完全包裹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腔(8)内浇铸有铜或锡合金且把所述的吸热段(640)完全包裹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热面(610)的背面上焊接有若干导热凸体(6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光头(61)的底端被一个全透明玻璃罩(10)罩住,所述的输水管道(4)、蒸汽管道(5)、聚热蒸发器(6)外均设置有隔热层(11),所述的玻璃罩(10)的开口端镶嵌在所述的隔热层(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能直接生成高温蒸汽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罩(10)由两个呈椭圆形封头状的透明玻璃套装一起后形成一个密封夹层且对该夹层抽真空,形成一个双层真空玻璃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渊,未经李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97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