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传感器、其线圈封装方法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7743.7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池立江;冉允喜;郭颖宝;魏少鹏;张贺;张旭乐;杨向阳;倪云玲;史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H01F38/30;H01F27/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传感器 线圈 封装 方法 电子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传感器、其线圈封装方法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一般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子单元,电流传感器一般采用罗氏线圈或低功率铁芯线圈(LPCT线圈),这些线圈的绕组线径一般较细,需封装在传感器壳体内进行保护,为了保证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和稳定形,线圈与传感器壳体为同轴布置,使用时需要使传感器壳体与一次导体同轴布置,进而使线圈与一次导体同轴;电子单元用于将罗氏线圈输出的模拟小信号经电子单元滤波、A/D处理,输出符合要求的信号。
为了实现电流传感器的线圈封装,现有技术是将线圈通过金具固定挤压工艺或者环氧浇注工艺,再通过机械连接将电流传感器定位于一次导体同心的位置。其中金具挤压的方式需构建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较为冗余,成本高;而环氧浇注工艺是将线圈置入传感器壳体内,然后将液态的环氧树脂浇注到线圈与传感器壳体之间的间隔内,环氧树脂固化后形成对线圈定位和保护的线圈支撑体,该类电流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且浇注基质较硬,易损伤电流传感器的线圈,并且环氧树脂固化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同时同样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制造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流传感器制造不方便、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线圈封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一种电流传感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流传感器,包括线圈和传感器壳体,所述线圈与所述传感器壳体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内设有线圈支撑体,所述线圈支撑体为发泡填充体。
所述线圈的各向外侧均设有发泡填充体。
所述间隔内设有沿线圈的周向相互间隔布置的定位支撑体,所述定位支撑体支撑在线圈与传感器壳体之间。
所述传感器壳体为环形壳体,包括内侧壁、外侧壁和底壁,所述定位支撑体包括支撑在底壁与线圈之间的底支撑体,在线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底支撑体的端部与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之间具有底过液口。
所述定位支撑体还包括支撑在线圈与内侧壁或者线圈与外侧壁之间的侧支撑体。
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与底壁相对的顶盖,所述定位支撑体还包括支撑在线圈与顶盖之间的顶支撑体,在线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顶支撑体的端部与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之间具有顶过液口。
所述底支撑体、侧支撑体和顶支撑体依次连接而形成翻转90度的U形,U形的定位支撑体靠设在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其中底支撑体的长度大于顶支撑体的长度。
所述定位支撑体为支撑片。
本发明中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子单元,电流传感器包括线圈和传感器壳体,所述线圈与所述传感器壳体同轴布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内设有线圈支撑体,所述线圈支撑体为发泡填充体。
所述线圈的各向外侧均设有发泡填充体。
所述间隔内设有沿线圈的周向相互间隔布置的定位支撑体,所述定位支撑体支撑在线圈与传感器壳体之间。
所述传感器壳体为环形壳体,包括内侧壁、外侧壁和底壁,所述定位支撑体包括支撑在底壁与线圈之间的底支撑体,在线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底支撑体的端部与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之间具有底过液口。
所述定位支撑体还包括支撑在线圈与内侧壁或者线圈与外侧壁之间的侧支撑体。
所述传感器壳体包括与底壁相对的顶盖,所述定位支撑体还包括支撑在线圈与顶盖之间的顶支撑体,在线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顶支撑体的端部与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之间具有顶过液口。
所述底支撑体、侧支撑体和顶支撑体依次连接而形成翻转90度的U形,U形的定位支撑体靠设在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其中底支撑体的长度大于顶支撑体的长度。
所述定位支撑体为支撑片。
本发明中电流传感器的线圈封装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流传感器的线圈封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线圈置入传感器壳体内,使线圈与传感器壳体同轴布置;步骤二,将流体形态的发泡材料注入线圈与传感器壳体之间的间隔,使发泡材料产生固化反应而填充所述间隔,在间隔内形成发泡填充体。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线圈是首先卡入翻转90度的U形的定位支撑体内,然后和U形定位支撑体共同置入传感器壳体内,U形的定位支撑体靠设在传感器壳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7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灯(I023‑26AS)
- 下一篇:地埋灯(I01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