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双电机驱动的绣花机用双雕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6788.2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池;陈天龙;郑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7/04 | 分类号: | D05C7/04;D05C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电机 驱动 绣花 机用双雕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双电机驱动的绣花机用双雕孔装置,包括绣花机机架,以及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机架两侧,且均通过雕孔轴连接两个以上的雕孔装置,两个伺服电机与雕孔轴之间均设有变速器,两个伺服电机分别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的管状连接套一侧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轴径调节缝以及垂直轴径调节缝的圆弧形扭力平衡槽,扭力平衡槽两侧的管状连接套上分别安装有垂直轴径调节缝的调节螺栓。本发明雕孔装置利用两个伺服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同一个雕孔轴实现高转速、大扭矩的技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花机的雕孔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速双电机驱动的绣花机用双雕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绣花机行业,随着产品性能以及布料美观度要求的提升,在同一块布料上实现雕孔以及刺绣变得越来越频繁。现有一台绣花机上大都安装有十几个或者数十个相同的雕孔装置,以增加绣花机的工作效率。如此众多的绣花机雕孔装置均是由主轴通过一个电机来实现动力传输的。在这种现有技术的条件下,雕孔装置上的雕孔刀上下运动每分钟次数是不高的,一般能达到每分钟500次就是需要非常优秀的电机来实现了。这种技术的瓶颈是单一电机驱动如此多的雕孔装置,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非常长的传动轴,由这个传动轴带动所有的雕孔装置,由此电机负载是非常大的,而驱动传动轴旋转的扭矩是和旋转速度成反比的,也就转速越高,扭矩越小,如何来提高旋转速度,又可以增加扭矩以确保足够的驱动力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当然也有想当然的在传动轴两端分别连接电机,由双电机来实现高转速、大扭矩的技术效果,但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两个电机同时驱动一个传动轴必然导致,扭力转速不一下的断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转速、大扭矩、性能可靠的高速双电机驱动的绣花机用双雕孔装置。
一种高速双电机驱动的绣花机用双雕孔装置,包括绣花机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伺服电机驱动的两个以上的雕孔装置,雕孔装置通过雕孔轴连接伺服电机,雕孔轴为两根以上连接轴通过管状连接套连接构成的长轴,所述的伺服电机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机架两侧,且均通过雕孔轴连接两个以上的雕孔装置,两个伺服电机与雕孔轴之间均设有变速器,两个伺服电机分别通过电机座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的管状连接套一侧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轴径调节缝以及垂直轴径调节缝的圆弧形扭力平衡槽,扭力平衡槽两侧的管状连接套上分别安装有垂直轴径调节缝的调节螺栓;所述的扭力平衡槽两侧的管状连接套分别连接不同的连接轴。该种雕孔装置利用两个伺服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同一个雕孔轴实现高转速、大扭矩的技术性能,可以使得雕孔速度轻松达到1000转每分钟,并采用管状连接套结构解决了双电机转速差别引起的断轴问题,具体的解决过程是将管状连接套一侧通过圆弧形扭力平衡槽,将该侧分割成两片两对独立的结构,并且这两片管状连接套安装有垂直轴径调节缝的调节螺栓,分别连接不同的连接轴均具有锁紧力,在两个伺服电机出现转速偏差时,通过这两片管状连接套的相互位置扭曲,平衡两边的转速避免出现断轴问题。
所述的雕孔装置为双雕孔装置,包括安装在雕孔轴上的雕孔摇臂,雕孔摇臂通过夹套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连接雕孔刀刀杆,该种双雕孔装置大大增加了雕孔的效率以及速度。
所述的雕孔摇臂通过摇臂夹套连接雕孔轴,摇臂夹套与雕孔摇臂侧边通过三个紧固螺栓连接,雕孔摇臂与雕孔轴通过圆弧结构配合连接,圆弧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安装三个紧固螺栓中的两个,剩下一个安装在圆弧的顶点上,圆弧的终点延伸有直线段,直线段上固定连接有夹套。雕孔摇臂通过圆弧结构使得雕孔摇臂以及管状连接套位于同一圆弧安装面上,也就是雕孔轴的外圆周,而且其利用圆弧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安装三个紧固螺栓中的两个,剩下一个安装在圆弧的顶点上,使得雕孔摇臂与管状连接套一体化,而直线段上固定连接有夹套确保了雕孔摇臂的驱动力有效传输。
所述的轴径调节缝贯穿管状连接套一侧边以及另一侧边的一部分,上述管状连接套一侧边以及另一侧边以雕孔轴圆周为分界。该种管状连接套不仅良好的连接了两个连接轴,另一方面轴径调节缝贯穿管状连接套一侧边以及另一侧边的一部分,这一技术结构实现了轴径调节缝为双侧夹紧而不是单侧夹紧,其夹紧力更加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6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