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一致性自动化检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05908.7 | 申请日: | 201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刘畅;张静;李康;张晶;陈企楚;马建伟;李昊;苗博;李文;陈光;徐亮;刘继东;张健;张华栋;马源;朱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接口 一致性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一致性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测试接口、交直流充电模拟控制箱、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源、工控机和负载,所述测试接口与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和所述交直流充电模拟控制箱连接,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交直流充电模拟控制箱连接,所述直流负载、交流负载、示波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与所述交直流充电模拟控制箱和工控机连接,所述工控机连接显示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充电模拟控制箱包括:直流测试电路、交流测试电路、测试传感电路、开关、电阻以及Can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测试电路和交流测试电路,用于实现测试项目要求的电路操作并引出检测点便于检测的模拟电动汽车内部电路;所述开关,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控制各个线路的通断,电阻的接入;所述电阻用于模拟检测异常电压变化,采样检测点电压;所述Can接口用于实现与直流桩BMS的通信,进行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接口包括被测试充电设施与检测系统间的唯一的一个接口,通过该接口,将被检测电信号接入检测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示波器的接口类型为网口,用于检测检测点波形变化、pwm参数、时序记录和主回路接触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口类型为网口的所述数字万用表和探头实现对电压,电流的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包括用于模拟电池电压,给直流桩提供启动电压,接口类型为串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控机,用于为人工操作时进行人机交互,对协议进行分析控制测试,控制检测仪器,采集仪器参数,计算测试结果,打印报表,所述工控机的接口类型为网口,串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包括模拟车端电池,通过调节负载获得充电电压,电流变化,实现对充电桩相关测试项目的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显示电动汽车检查接口的一致性,通过显示屏显示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当前参数状态以方便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软件包括检测控制板软件和检测运算主机软件,所述检测控制板软件用于完成每项检测项目流程的控制执行;所述检测运算主机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用于完成所有检测项目的制定,提供人机界面,提供检测结果输出报表。
12.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一致性自动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准备测试环境,将被测充电桩、检测系统上电,保证连接设备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选择检测项目并启动检测流程;
步骤(3)运算主机检测连接设备,得到检测结果;
步骤(4)将测试标准数据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产生结果;
步骤(5)测试完成后,将测试数据保存在数据链表中,并把测试项的对比结果进行显示;
步骤(6)将测试结果录入到数据库中,并将测试结果进行显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连接设备为交流充电桩,则检测运算主机将待测项目分解为操作序列并顺序执行;若连接设备为直流充电桩,则运算主机根据测试项表的测试内容进行测试,并进行模拟仿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仿真包括功能硬件接口模拟、BMS报文模拟和测试数据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59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女鞋(LWX‑02)
- 下一篇:女鞋(LWX‑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