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5046.8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马谷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9/00 | 分类号: | B04C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魏毅宏 |
地址: | 40246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纤维 生产 气流 旋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生产普通纤维棉仍采用手工操作喷吹收棉,采用湿法除渣和沉降法集棉的方法手工操作喷吹质量不稳定,因此采用了一种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的方法来生产纤维,气流除渣装置主要利用渣球和棉纤维在气流中运动的惯性和容重差异进行除渣沉淀,需要保证气流的稳定,目前除渣装置中由于取出废渣的过程多是打开取渣口直接取渣,从而导致除渣装置中的大量气流从取渣口窜出,导致气流不稳定,从而造成了纤维棉进入废渣中,降低了除渣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包括除渣器外壳和旋风集棉器,所述除渣器外壳和旋风集棉器通过连接管相连,所述除渣器外壳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气流入料管,所述除渣器外壳底侧设有集渣器,所述除渣室外壳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侧设有滑孔,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稳流板,所述滑块靠近滑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穿过滑孔并向除渣室外壳外侧延伸,所述除渣室外壳外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缸筒,所述第一气缸缸筒内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气缸缸筒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滑杆相连,所述除渣室外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缸筒,所述第二气缸缸筒一端与第一气缸缸筒固定相连,且第二气缸缸筒与第一气缸缸筒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气缸缸筒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气缸缸筒远离第一气缸缸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并向第二气缸缸筒外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延伸端通过铰接板与稳流板铰接,所述旋风集棉器上侧设有排气口,所述旋风集棉器底侧连接有螺旋输送器。
优选地,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锁紧板,且锁紧板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螺旋输送器内设有螺旋输送杆,且螺旋输送器一端底侧设有出棉斗。
优选地,所述集渣器上设有取渣口,且取渣口处设有取渣板。
本发明中,使用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将带有纤维棉的气流通过气流入料管进入除渣室,渣、棉随气流进入除渣室后,气流速度显著降低,因渣球和棉纤维地惯性和容重差异,渣球落到除渣室下部,纤维棉通过连接管进入旋风集棉器,在旋风集棉器的作用下纤维棉随气流到达底部通过螺旋输送器输送出来,气流通过排气管排出,当集渣器内的渣球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滑杆上的手柄移动滑杆,从而滑杆带动滑块移动,与此同时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一活塞移动,从而第二活塞在第二气缸缸筒内移动,在第二活塞的作用下第二连接杆移动,在第二连接杆和滑块共同的作用下稳流板转动并向下移动,从而稳流板侧面与除渣室内壁相抵,从而确保了取渣时不会有大量的气流从而除渣口窜出,通过取渣板取出渣球即可,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取渣时开启稳流板,避免了大量气流从除渣口窜出,从而避免了纤维棉进入废渣,提高了除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纤维生产的气流除渣和旋风集棉装置的除渣器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渣器外壳、2气流入料管、3稳流板、4集渣器、5螺旋输送器、6旋风集棉器、7排气管、8连接管、9滑块、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活塞、12第二气缸缸筒、13第一气缸缸筒、14第一活塞、15第一连接杆、16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马谷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马谷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5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成像装置组件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管道长距离替换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