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3374.4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4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军;顾佳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坝新肠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衣 天然 色泽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所述控制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天然护色剂的配制;(2)肠衣天然色泽控制装置的选择和(3)护色过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通过改变天然护色液配方,及护色过程中采用专用的肠衣天然色泽控制装置,同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使得肠衣护色效果好,且能够进一步延长肠衣色泽保持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肠衣是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为丰富,可食用但易于变质的产品,其加工也是来自于健康牲畜的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加工及后期贮藏过程中肠衣理化成分的改变很容易造成肠衣色泽发生劣质变化。对于肠衣色泽的改变,使用护色剂来改善或保护肠衣的色泽,使有色物质在肠衣加工和保藏中不致被分解和破坏。护色剂的护色机制主要为亚硝酸盐所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肉类中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一种具有鲜艳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和亚硝基血红蛋白所致。然而,常用的亚硝酸盐护色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引起人们中毒。
经检索,专利CN 102972745 A 公开了一种肠衣护色工艺,其步骤具体如下:(1)护色剂的配制:所述护色剂配方为:山梨酸醇20-40份,D-异抗坏血酸钠30-40份、烟酰胺20-30份、植酸10-20份、壳聚糖5-10份、精氨酸5-10份和水100-200份,将上述色原料混合均匀;(2)护色过程:将肠衣浸入上述护色液中,置于振动器内,以100r/min的速度振动混合上色,处理时间为10min,再静置保养20-30min后,取出即得色彩均匀的肠衣。本发明使用的护色剂,无毒、绿色安全,护色效果好,肠衣的色泽可保持较长的时间,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长了肠衣色泽的保持时间,但保持的时间仍不理想。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进一步延长肠衣色泽保持时间的肠衣天
然色泽控制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通过改变天然护色剂配方,及护色过程中采用专用的肠衣天然色泽控制装置,同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使得肠衣护色效果好,且能够进一步
延长肠衣色泽保持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衣天然色泽控制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控制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天然护色剂的配制:所述天然护色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制而成:茶多酚2~4份,异维生素钠3~5份,柠檬酸8~12份,植酸0.5~1.5份和海藻酸钠1~3份,将茶多酚、异维生素钠、柠檬酸以及一半的植酸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将海藻酸钠,及剩下的植酸加入,进行再次混合,制成天然护色剂;
(2)肠衣天然色泽控制装置的选择:采用的肠衣天然色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旋转偏心式振动器和弹簧支撑座;所述箱体左侧面上端设置有进液口和进料口,箱体的右侧面下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有出液阀;所述箱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一肠衣置放网;所述弹簧支撑座安装在箱体下端面的各顶角位置;所述旋转偏心式振动器沿着纵向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上端;所述箱体设置为空心长方体结构;所述箱体外侧上方沿纵向方向对称设置有两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旋转偏心式振动器包括偏心轴、电机和皮带;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侧面,电机通过皮带与偏心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方的安装孔内;且所述箱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元件,用于混合上色的加热;
(3)护色过程:将肠衣从进料口放入在箱体内的肠衣置放网上,同时,从进液口加入天然护色剂,使肠衣完全浸入天然护色剂中,开启旋转偏心式振动器,以105~115r/min的速率振动混合上色,并通过加热元件以120~150℃的温度进行加热,处理时间为6~8min,再静置保养30-40min后,取出即得色泽均匀的肠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坝新肠衣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坝新肠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3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