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端打包APP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2215.2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么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包 云端 前端应用 应用 测试成本 测试效率 打包过程 功能代码 技术语言 架构技术 应用过程 客户端 脚本 调用 开发 上线 编译 架构 服务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端打包APP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APP界面及功能,生成相应的APP界面及功能代码;S2:通过云端打包界面向云端打包服务输入前端应用信息,所述云端打包服务通过对前端应用信息的判断,分别连接不同的打包环境进行打包操作;S3:调用所连接的打包环境下的打包脚本,完成打包过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混合型应用,统一了前端设计架构、开发技术语言及混合型应用Web和原生之间交互架构技术,应用云端打包的方式,可以高速、快捷的打包APP,减轻客户端打包应用过程中的编译压力,提高开发、测试效率,降低开发、测试成本,缩短APP的上线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PP打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云端打包APP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Apple、Google等公司对便携式智能设备技术的推进,移动APP也成为近些年互联网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一款完整的APP开发流程分别经历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发布等阶段。
但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APP开发经过了火热的高峰阶段,目前正逐渐趋近于专业化、动态化和插件化。随着“云”时代的来临,APP和运营团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开发周期的缩短、需求设计的变更、API的升级调整以及移动框架技术的普及。鉴于移动终端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APP由本地化应用(Native App),到基于WEB的应用Web App,再到混合型应用(Hybrid APP)。由于移动开发格局的变动和时间成本的需求,移动开发“云”方案逐渐形成,即将移动开发的部分需求迁入“云端”,从而节省客户端工作的难度,以便降低开发周期时间、统一开发规范等。
图1为现有技术的APP开发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S1:本地安装客户端开发工具(IDE)和本地配置相关开发环境;S2:在构件工具下进行APP打包相关配置,比如图片资源文件的导入、证书的导入、APP信息的录入等;S3:将相关配置信息、证书以及源码上传云端;S4:云端打包生成APP,供开发人员下载。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本地仍需配置开发环境、安装开发工具,各厂商云端构件工具使用方法不统一、学习成本较高。并且持续集成方案需要不同厂商工具配合使用,无法做到从开发到发布一键执行,部分收费使用工具也会增加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云端打包APP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云端打包APP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计APP界面及功能,生成相应的APP界面及功能代码;
S2:通过云端打包界面向云端打包服务输入前端应用信息,所述云端打包服务通过对前端应用信息的判断,分别连接不同的打包环境进行打包操作;
S3:调用所连接的打包环境下的打包脚本,完成打包过程。
在本发明所述的云端打包APP方法中,所述打包环境包括Android打包环境和iOS打包环境。
在本发明所述的云端打包APP方法中,所述Android打包环境包括工程管理脚本、APP信息管理脚本、Web资源管理脚本、证书管理脚本和构件编译脚本。
在本发明所述的云端打包APP方法中,所述iOS打包环境包括工程管理脚本、APP信息管理脚本、Web资源管理脚本、证书管理脚本和编译打包脚本。
在本发明所述的云端打包APP方法中,所述云端打包界面包括选择打包应用平台、选择打包类别、证书管理、应用信息管理和应用资源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端打包APP装置,包括APP设计模块和云端打包模块,所述云端打包模块包括打包界面模块、打包服务模块和打包环境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2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