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扰动类型识别模型、识别接入设备类型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1567.6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毕尧;刘森;李建岐;刘伟麟;储广斌;万凯;刘国军;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扰动 类型 识别 模型 接入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扰动类型识别模型、识别接入设备类型的方法和装置,建立模型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配电网中至少一种类型的电力扰动的电力参量;对每种电力扰动对应的电力参量进行划分,其中将频率小于预设频率的电力参量划分为第一频率数据,将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的电力参量划分为第二频率数据;分别提取每种电力扰动所对应的第一频率数据和第二频率数据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生成电力扰动类型识别模型。该方案拓展了配电网电力参量识别的带宽,为在未来配电网的高频电力参量愈加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全面地甄别配电网多种暂态电力信息,进一步反映配电网上的各种接入行为提供了更加精确可靠的识别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信息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立扰动类型识别模型、识别接入设备类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以促进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资源的利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动汽车以及各种负荷等的大量接入行为,也给配电网带来了诸多影响:比如改变了配电网的电压水平、提高了配电网的短路容量、继电保护策略更为复杂、加剧了电能质量的恶化等。因此,对配电网中电力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同时更加明确地获得配电网的稳态和暂态电力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配电网向精细化管理、电力信息可视化方向的迈进,现有的配电网运行状态识别方式一般只能支持通过对低频电力信息参量进行分析,进而识别配电网运行状态,识别效率和精确度都比较低,而且缺乏对配电网中各种负荷接入设备的识别,这些问题都限制了配电网信息管理的发展。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识别效率低、识别结果不精确的缺陷,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识别效率低、识别结果不精确。
从而提供一种建立扰动类型识别模型、识别接入设备类型的方法和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立配电网中电力扰动类型识别模型的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配电网中至少一种类型的电力扰动的电力参量,其中所述电力扰动的类型包括无扰动、电压骤升、电压骤降、暂时电压中断和谐波,所述电力参量包括三相电流和/或三相电压;对每种电力扰动对应的所述电力参量进行划分,其中将频率小于预设频率的所述电力参量划分为第一频率数据,将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的所述电力参量划分为第二频率数据;分别提取每种电力扰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频率数据和所述第二频率数据的特征向量;根据所述特征向量生成电力扰动类型识别模型。
优选地,所述分别提取每种电力扰动所对应的所述第一频率数据和所述第二频率数据的特征向量包括:根据第一小波函数生成所述第一频率数据中每个所述电力参量的小波系数;根据第二小波函数生成所述第二频率数据中每个所述第一电力参量的小波系数,其中所述第二小波函数不同于所述第一小波函数;根据所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特征向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小波函数是db3,所述第二小波函数是db2。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有小波系数计算得到所述特征向量包括:分别计算每个小波系数的能量、平均值和标准差;将每个小波系数的能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所述特征向量的元素得到所述特征向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识别配电网接入设备类型的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中电力扰动产生的电力参量以生成待测样本;将所述待测样本输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建立配电网中电力扰动类型识别模型的方法所得到的电力扰动类型识别模型,得到待测样本对应的目标扰动类型;在预先建立的扰动类型与接入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所述目标扰动类型对应的接入设备类型作为所述电力参量对应的接入设备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1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