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及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7973.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孙东山;肖广明;田荣剑;孙忠诚;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迪帕克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岩 岩屑 循环处理系统 处理装置 固液分离系统 清洗液 蒸发器 油液 超声波清洗系统 清洗剂储存罐 柴油储存罐 工业废弃物 钻井废弃物 矿物油 破碎装置 清洗系统 上料装置 循环利用 依次连通 储存罐 含油量 冷凝器 坏境 减小 回收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及循环处理系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上料装置、破碎装置、第一清洗系统、第一固液分离系统、第二超声波清洗系统、第二固液分离系统和岩屑蒸发器;该装置能够使油液与岩屑分离,在降低岩屑含油量的同时,可有效的避免由于钻井废弃物造成的坏境污染。该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清洗液储存罐、蒸发器、柴油储存罐、清洗剂储存罐、冷凝器,以及上述的油基岩屑处理装置;该系统能够对油基岩屑中的岩屑与油液进行充分的分离,并能够回收矿物油,同时,清洗液能够循环利用,减小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循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体开采过程中,大量使用油基钻井液,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和岩屑等固体废弃物。
未经处理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简单露天堆放,不但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易通过空气流动进行传播,部分污染物经雨水冲刷还会进入土壤、河流或地下水源,其有害成分的危害将更大,工业固体废物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的“源头”。油基钻井废弃物为危险废弃物,含量有大量的油和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如不进行合理有效处理的话,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钻井废固体废弃物的污染进行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困扰石油石化行业的难题。
油基岩屑因其含有石油烃类、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若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有机物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体现在水质COD值升高,色度升高;破坏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甚至造成土壤无法返耕;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滞留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等。
因此,需要一种专门针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进行处理及回收利用的油田专用装置,对含油泥浆及岩屑中的油组分进行分离,实现含油泥浆的无害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循环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油基岩屑处理能力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油基岩屑处理装置,包括:上料装置、破碎装置、第一清洗系统、第一固液分离系统、第二超声波清洗系统、第二固液分离系统和岩屑蒸发器;
油基岩屑通过上料装置输送至破碎装置进行岩屑破碎;
所述第一清洗系统与破碎装置连通,用以对油基岩屑进行初步清洗;
所述第一固液分离系统通过螺杆泵及管道与第一清洗系统连通,用以对油基岩屑进行固液分离;
所述第二超声波清洗系统通过管道与第一固液分离系统连通;用以对固相岩屑进行超声波清洗;
所述第二固液分离系统通过螺杆泵及管道与第二超声波清洗系统连通,用以对油基岩屑进行再次固液分离;
所述岩屑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固液分离系统连通,用以对固相岩屑蒸发处理后排出合格的岩屑。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为斗式提升机。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装置采用破碎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洗系统包括第一清洗罐,其顶部连通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输入口与破碎装置的输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超声波清洗系统包括第二清洗罐以及安装在第二清洗罐上的超声波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第一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其排渣口与第二清洗罐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第二卧式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其排渣口与岩屑蒸发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迪帕克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迪帕克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7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