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9277.0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全;董红英;张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建设 暗仓 海绵 雨水 蓄水 沉淀泥浆 卫生标准 沉淀池 可打开 潜污泵 水箱 水管 沉淀 养护 储蓄 净化 绿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由暗仓留蓄初雨,当暗仓满后,后续雨水会经过水管进入沉淀池再经过滤沉淀反水进入储莆水箱,雨后可打开潜污泵将沉淀泥浆排除,使储蓄的雨水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能够将水经过净化并后期绿化养护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一样的城市,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海绵城市以其对城市开发利用的较低影响,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海绵城市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之下,掌握和了解海绵城市的工作原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海绵城市建设强调综合目标的实现,注重通过机制建设、规划统领、设计落实、建设运行管理等全过程、多专业协调与管控,利用城市绿地、水系等自然空间,优先通过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并结合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统筹应用“滞、蓄、渗、净、用、排”等手段,实现多重径流雨水控制目标,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而在海绵技术中对于雨水的蓄存是很重要的一种措施。
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中,河道、湖泊、池塘、湿地、雨水罐、调蓄池等都是蓄水的载体。在生产实践中(尤其在屋面顶)因为种植土壤有很强的渗水力,雨水可以迅速到达屋面板顶形成积水,通常情况下即时排出,但是,雨水是天然宝贵的资源,所以有必要把这种宝贵的资源保留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初期雨水通过篦子进入暗仓进行留蓄;
(2)暗仓蓄满后经过过滤设施后进入沉淀池;
(3)经过沉淀池沉淀后,雨水进入储水箱中储存;
(4)储水箱中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进入用水设施;
(5)维护人员可通过井盖进入储蓄水箱进行清淤维护;
(6)暗仓中过滤后留存的污水通过过水涵洞/管进入污水池;
(7)污水池的污水通过污水管排出;
(8)残留的淤泥由潜水泵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由暗仓留蓄初雨,当暗仓满后,后续雨水会经过水管进入沉淀池再经过滤沉淀反水进入储莆水箱,雨后可打开潜污泵将沉淀泥浆排除,使储蓄的雨水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能够将水经过净化并后期绿化养护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的示意图,箭头指示工作时水流方向。
图中,1-篦子 2-暗仓 3-过滤设施 4-沉淀池 5-溢流过水洞/管
6-储水箱 7-排水管 8-井盖 9-过水涵洞/管 10-污水池
11-污水管 12-潜水泵 13-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蓄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初期雨水通过篦子进入暗仓进行留蓄;
(2)暗仓蓄满后经过过滤设施后进入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9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