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9015.4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1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红;陈海荣;林俊杰;唐冬;张承云;邵子韵;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H5/20 | 分类号: | B62H5/20;B60R25/10;B60R25/102;B60R2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防盗 智能 检测 报警 系统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振动检测装置、轮胎转动检测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系统,所述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振动检测装置、轮胎转动检测装置均与信息处理系统连接,其中
所述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管中心处,用于识别自行车的动作状态,并将现动作状态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系统;
所述振动检测装置固定于自行车的车座座垫里面,用于判别自行车是否在持续的一段时间内振动,并将实时振动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系统;
所述轮胎转动检测装置固定设置于自行车的前刹车附近的前叉处,用于识别自行车轮胎的转动情况,并将实时转动情况发送到信息处理系统;
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中管中心处,用于处理以上各装置所发送来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来判断是否作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包括运动传感器、单片机以及第一蓝牙模块,其中
所述运动传感器用于自行车的动作识别,并将实时动作状态信息发送给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用于处理动作状态信息,并将相关处理数据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检测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单片机以及第二蓝牙模块,其中
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行车是否在一段时间内振动并将将该振动信息发送给单片机;所述的一段时间内,具体根据用户自行设定;
所述单片机用于判别该振动信息是否为危险信号,并将该结果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转动检测装置包括码表、霍尔传感器、单片机以及第三蓝牙模块,其中
所述码表和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自行车的轮胎是否在持续地转动并将该结果发送给单片机;
所述单片机用于处理码表以及霍尔传感器检测的结果,并将该结果通过第三蓝牙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单片机及若干蓝牙模块,其中
所述蓝牙模块用于与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振动检测装置以及轮胎转动检测装置各自包括的蓝牙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单片机用于处理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振动检测装置,轮胎转动检测装置所返回的信息检测出自行车当前状态是否处于危险状态并把该状态传达给用户客户端。
6.一种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识别处理自行车动作状况;
S2、振动检测装置判别处理自行车振动状况;
S3、轮胎转动检测装置检测处理自行车轮胎的转动状况;
S4、信息处理系统获取各装置的处理状况并传达给用户客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过程为:
S11、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启动;
S12、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读取相关数据,并通过算法处理得出自行车的实时动作状态;
S13、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判断自行车的实时动作状态是否属于危险状态,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继续读取相关数据并进行识别;
S14、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把自行车动作的危险状态信号和动作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系统;
S15、自行车动作识别装置每隔一分钟刷新数据并返回步骤S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防盗智能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过程为:
S21、振动检测装置开启;
S22、振动检测装置检测自行车是否在持续的15秒振动,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继续检测并进行判别;
S23、振动检测装置把自行车振动持续的振动作为危险信号,并发送到信息处理系统;
S24、振动检测装置每隔一分钟刷新数据并返回步骤S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90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摩的电瓶安全保护装置
- 下一篇:具有通讯功能的驱动电源以及智慧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