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镍网表面固化膜层的真空加热挥发脱除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8787.6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彪;马明;夏永新;金培鹏;李青山;王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G5/00 | 分类号: | C23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16 青海省西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表面 固化 真空 加热 挥发 脱除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废旧镍网表面固化膜层的真空加热挥发脱除工艺方法,可用以解决工业上对废旧镍网回收后再利用前的表层固化胶质及其上粘着的染料固化膜层的脱除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特殊之处是,其包括:将废旧镍网置入真空电炉中,然后,对炉膛抽真空到一定真空度后,通电加热,使废旧镍网达到一定温度并在一定真空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直至废旧镍网表面上的胶质及其上粘着的染料固化膜层基本完全挥发脱膜去除;所述之一定真空度可是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镍网表面固化膜层的真空加热挥发脱除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镍网包括纺织印花园镍网及印刷镍网等,其价格昂贵,其通常尺寸为:厚度0.1mm~0.2mm,周长420mm~180mm,长度1200mm~3600mm;其主要组成元素为Ni、Cu、C、Mn、S、Si;镍为呈银白色金属,密度8.9g/cm
废旧镍网表面的胶质及其上粘着的染料固化膜层在镍网表面粘附牢固,不能被水洗或风吹脱膜去除。对镍网的脱膜要求达到固化膜层基本完全自镍网表面脱离附着(可允许所述之固化膜层残留极微小厚度,即仅可略微显出原先染料及感光胶的颜色);要求脱膜处理后的废旧镍网表面干净并达到新镍网的开孔率;根据废旧镍网脱膜后的用途,其表面可附着感光剂分解、挥发后残留的微量Ag粒子。现有的废旧镍网的脱膜方法是在一定温度及浓度的脱膜剂溶液中浸泡溶解脱膜或在脱膜剂溶液中浸泡溶解并借助超声波的超声空化效应加强脱膜效果;一种国内发明的技术是物化溶胀脱膜法,其方式是:当镍网浸泡在特定温度的脱膜溶液中,这种功能性化合物通过分子热运动迅速润湿镍网表面并在镍网固化膜表面扩散渗透,在固化膜的内外表面相应微孔或缺陷处形成有规则的定向吸附排列层,分子间的各种力共同对固化膜表面发挥与粘附力相反的牵引拉伸作用,感光固化膜迅速溶胀并快速剥离其粘接表面。另外,现有的一种有色金属冶金原料预处理方法是利用燃烧法去除原料表面的可燃烧挥发杂质,但是,其是在大气中处理,不能用于处理废旧镍网,因为会导致废旧镍网表面因吸入气体或与空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脆化及易碎裂并且很难完全脱膜(本发明之发明人经过试验发现)。现有的脱膜法的缺点是必需消耗化学溶剂,其残液或释放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问题,而且成本较高、温度不很高时脱膜效果不好,空气中加热废旧镍网易脆化及碎裂。另外,根据真空蒸馏原理及有关理论,胶质及染料类物质在较高温度及较高真空度的条件下将不断分解、挥发,并可在足够高的温度及真空度下分解挥发为简单原子组成的分子的无害气体。经检索,目前没有本发明涉及的废旧镍网表面固化膜层的真空加热分解、挥发脱除工艺方法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于宝芳.镍网基膜胶和涂胶新工艺的研究[J].河北化工,1983(4):32-34.
[2]朱守诚,褚维发,丁文俊,刘国庆.印花镍网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染整化工,2008(1):28-31.
[3]孙兴焕.中国镍网的现状与特征[C].“信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69-274.
[4]朱守诚,漆静秋.印花镍网高温固化膜剥离剂、其配制方法及其应用发明[P].中国发明专利,CN2005100390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大学,未经青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8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性的行政决策支持及行政行为管理信息平台
- 下一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