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车号数据高识别率采集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8505.2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2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彬;胡冲;冉孟奎;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45;G06K9/00;G06Q50/30;B61L2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赵丝丝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环境 实现 车号 数据 识别率 采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车号数据高识别率采集的方法和系统,应用于铁路管理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设置两台车号识别终端来共同获取过车数据,并各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分别在过车结束后将其获取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给对方进行数据合并;接收查询指令,由其中一台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响应所述查询指令将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出去,本发明通过让两台车号识别终端同时工作来采集两份相同的数据,这样如果一台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会自动选取另一台设备的数据,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切换时丢车的现象,此外,还对两台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从而保证了高识别率的信号采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现场信号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车号数据高识别率采集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局交界口等重要场合的车号设备,都采用双机工作方式,其中双机工作与上层系统的结合方式如下:上层系统作为客户端,现场设备作为服务端,两台设备分别为主机和备机,上层系统每隔7秒发送查询命令给现场设备,现场设备此时如果有过车数据,就发送过车数据给上层系统,如果没有过车数据就发送无过车应答给上层系统。其中上层系统发送的查询命令包括时间信息,现场设备如果和上层系统的时间不一致,就要进行校时操作。如果上层系统发送查询命令给现场设备的主机,如果既没有过车数据返回也没有无过车数据应答,那么上层系统就会断开与主机的连接,转而连接备机,以此反复,指导连接上一台设备为止。
现有的双机工作方式,现场其中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当系统检测到该设备出现问题之后,快速的切换到另外一台设备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设备出现问题时,还没有切换到另一台设备时,这个时间段过的所有车都不能识别,只能等切换到另一台工作正常的设备之后,才能正常接之后的车辆。虽然两台设备能及时将故障进行隔离,但是已经有出现了丢车,不能将丢的车补回来,车号识别率就会下降。
第二个问题,虽然有两台设备,但是实际工作的只有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只有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启动,如果单机车号读取率下降,又没有达到设备切换条件,或者现场出现干扰,导致设备进行切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车号识别率。两台设备不能做到读取的车号进行互补操作。
以上两个问题会使车号识别率下降,在局交界口这种重要场合,影响识别率下降的情况应该予以杜绝或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车号数据高识别率采集的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影响车号识别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在复杂环境下实现车号数据高识别率采集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至少设置两台车号识别终端来共同获取过车数据,两台车号识别终端同时工作采集两份相同的数据,并各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分别在过车结束后将其获取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给对方进行数据合并;接收查询指令,由其中一台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响应所述查询指令将合并后的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出去。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过车数据包括车号和所述车号所在的辆序。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各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分别在过车结束后将其获取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给对方进行数据合并的步骤包括:将双方获取到的所述过车数据按照车号和辆序予以分开储存;分别合并所述车号和辆序中重复的数据,并在合并后得到车号和辆序进行再次合并储存。
在一优选方案中,所述由其中一台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响应所述查询指令将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发送出去的步骤包括:由其中一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向另一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发送时间信息来查询对应的过车数据是否上传:若是,则放弃上传并与所述查询指令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的状态标记为上传;若否,则上传与所述查询指令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并将其状态标记为上传,同时还通知另一所述车号识别终端将对应的所述过车数据的状态标记为上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8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