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5288.1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3 | 分类号: | G06F2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程序 运行 方法 装置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始终是其短板。如果采用虚拟机的方式对这些智能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隔离,那么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程序对系统的破坏。
然而,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因为存储空间、内存空间等问题的显示,无法在其上运行虚拟机。
针对如何有效隔离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又同时满足启动速度和资源占用的要求,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和装置、智能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启动速度相对较慢、资源占用相对较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程序运行方法,包括:
设置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
将多层统一文件系统补丁合并至,设置了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的智能终端的内核中;
对合并后的智能终端的内核进行编译,生成智能终端的内核镜像;
在所述镜像中运行容器,以使得所述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在所述容器中运行。
进一步,设置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包括:
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为使能状态;
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控制群组为使能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为使能状态,包括:
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以下命名空间为使能状态:pid、net、ipc、mut、uts和user。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运行安卓操作系统的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平板电脑和手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程序运行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
合并模块,用于将多层统一文件系统补丁合并至,设置了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的智能终端的内核中;
编译模块,用于对合并后的智能终端的内核进行编译,生成智能终端的内核镜像;
运行模块,用于在所述镜像中运行容器,以使得所述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在所述容器中运行。
进一步,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为使能状态;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控制群组为使能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具体用于设置所述智能终端的内核的以下命名空间为使能状态:pid、net、ipc、mut、uts和user。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运行安卓操作系统的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平板电脑和手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通过Docker技术运行应用程序。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为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对于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通过设置智能终端的内核的命名空间的参数状态和控制组群的参数状态,使得该类智能终端可以通过Docker技术运行应用程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启动速度相对较慢、资源占用相对较多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占用系统资源少的情况下,安全运行应用程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Linux系统的智能终端移植/运行Docker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机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Docker技术虚拟化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启动速度相对较慢、资源占用相对较多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运行方法,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5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按键加密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病毒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