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体结构的测井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84278.6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中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G01V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测井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煤体结构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将煤体结构划分为预设破碎程度以上的碎粒煤和破碎程度比预设破碎程度小的碎块煤;
S200:建立采用电阻率相对变化率和井径相对变化率来识别碎粒煤和碎块煤的识别标准;
S300:计算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曲线和井径相对变化率曲线,根据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曲线和井径相对变化率曲线与识别标准相比较来识别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种类;步骤S200包括步骤S210和S220,
步骤S210:获得已开采矿区内的多个测井的井径曲线、钻头曲线以及采用双侧向测井所得的电阻率曲线;
步骤S220:根据多组井径曲线、钻头曲线和电阻率曲线与其相对应的测井的煤层的实际煤体结构获得所述识别标准,
所述步骤S220包括步骤S221和S222:
S221:根据下列算式计算多个测井的煤层所对应的电阻率相对变化率A,
A=(R1-R2)/R1*100%
式中,R1为已开采区域测井的煤层的深电阻率测井值,R2为已开采区域测井的煤层的浅电阻率测井值;
根据下列算式计算多个测井的煤层所对应的井径相对变化率B,
B=(C1-C2)/C2*100%
式中,C1为已开采区域测井的煤层的的井径值,C2为已开采区域测井的煤层的钻头直径值,
S222:根据各组电阻率相对变化率A与其相应的测井煤层的实际煤体结构相比较,获得碎块煤和碎粒煤在电阻率相对变化率A上的界限A1;根据各组井径相对变化率B与其相应的测井煤层的实际煤体结构相比较,获得碎块煤和碎粒煤在电阻率相对变化率B上的界限B1,
以界限A1和界限B1为基础获得区分碎粒煤和碎块煤的识别标准:
当电阻率相对变化率<A1且井径相对变化率<B1,煤体结构为碎块煤;
当电阻率相对变化率≥A1或者井径相对变化率≥B1,煤体结构为碎粒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0和S320,
S310:根据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中测井的井径曲线、钻井曲线以及采用双侧向测井所得的电阻率曲线计算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的煤层中的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曲线以及井径相对变化率曲线;
S320:将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曲线中煤层部分的值和井径相对变化率曲线中煤层部分的值均与所述识别标准相比较以识别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算式计算所述电阻率相对变化率曲线RDIF:
RDIF=(Rd-Rs)/Rd*100%
式中,Rd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中测井的深电阻率测井值,Rs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中测井的浅电阻率测井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算式计算所述井径相对变化率曲线CDIF:
CDIF=(CAL-BIT)/BIT*100%
式中,CAL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中测井的井径曲线,BIT为待识别煤体结构的矿区中测井的钻头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0中,
若RDIF<A1且CDIF<B1,则煤体结构为碎块煤;
当RDIF≥A1或者CDIF≥B1,则煤体结构为碎粒煤。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测井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先对电阻率曲线和井径曲线进行进行校正,以减小电阻率曲线和井径曲线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42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酸性调节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用补色组合物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