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泌体在皮肤损伤中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3610.7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裴雪涛;张博文;何丽娟;岳文;习佳飞;房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A61P17/02;A61K3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510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剂盒 试剂盒制备 表皮损伤 表皮细胞 创面损伤 皮肤损伤 皮肤组织 细胞因子 制备药物 新用途 有效地 表皮 愈合 增殖 修复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表皮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利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皮肤组织中表皮细胞增殖,加快表皮创面损伤的修复及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外泌体在皮肤损伤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具有屏障、保护、调节体温和感觉的功能。由于炎症、溃疡、烫伤、烧伤等因素造成的皮肤缺损,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然而,目前针对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仍有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自体皮瓣或皮肤移植的方法治疗缺损创面,但面临供皮区新的创伤缺陷,以及供皮区来源的不足等问题。此外移植物与移植部位临近的皮肤存在颜色、质地、功能上的差异。
研究发现,干细胞能够产生一种称之为外泌体的囊泡结构。外泌体直径介于30-150nm之间,是一种体积较小的细胞外泌囊泡,并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外泌体含有多种细胞特异性蛋白、脂类物质及核酸物质,能够释放信号分子并将其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生理功能。
有鉴于此,发明人将外泌体作用于受损皮肤,发现处理后的皮肤的表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加速受损皮肤的修复,皮肤生理功能有所改善。进一步地,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将外泌体与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受损皮肤,表皮细胞的增殖速度及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均明显快于外泌体单独作用,且生理功能明显改善。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治疗表皮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
发明人将外泌体作用于受损表皮,发现受损表皮的修复速度加快,生理功能有所改善。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将外泌体与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受损表皮,受损表皮的修复速度明显快于外泌体单独作用,且生理功能明显改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被受损表皮处的表皮细胞所吞噬,外泌体内含物,例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会释放到细胞内发挥其调控作用,同时,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将刺激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会与外泌体协同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并促进组织再生。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表皮细胞增殖,加快表皮损伤的修复及愈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上述细胞因子的较优组合,各细胞因子之间会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表皮细胞增殖,加快表皮损伤的修复及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未经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3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