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筷子自动整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3408.4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尚 |
主分类号: | B65G47/34 | 分类号: | B65G47/34;B65G47/42;B65G47/74;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筷子 自动 整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及餐具收纳整理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筷子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以及降低成本的考虑,现在的学校、单位的食堂或者一些大型餐馆、酒店等大型餐饮店基本上都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是通过消毒使筷子重复使用。
这就涉及到对筷子清洗的整理的问题,由于筷子数量巨大,采用手工整理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为了简化提高效率,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可将筷子快速整理好的筷子整理装置,筷子整理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头-尾”不一致的筷子整理好,其整理效率比较高,结构简单,大大简化了筷子整理的操作,因此越发受到各大型餐饮店喜爱。
然而目前的整理机构,基本上利用筷子头部较轻尾部较重的特点,通过重力作用使得,筷子尾部先于头部落入整理框中。这样整理后的筷子虽然整齐,但是,这样的结构如果直接投入使用,则用户去拿筷子时,手部接触筷子头部,造成不卫生。或者需要人工再次将整理框中的筷子调整方向,仍然存在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不能实现通过整理机构的筷子能够直接、卫生地提供给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整理机构,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筷子自动整理机构,包括导引装置和位于导引装置下方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包括筷子落入的上口和筷子落下的下口,其中所述下口为长条形结构,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尺寸有大有小,其中大尺寸开口部位的开口尺寸大于筷子的最大径;小尺寸开口部位的开口尺寸小于筷子的最大径,且保证筷子重心以下的部位能全部通过。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大尺寸部位的长度不大于筷子重心点到筷子尾部的距离。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筷子直径在长度方向上是恒定或是单调变化的情况下,小尺寸部位的开口尺寸至少大于筷子重心处的直径。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装置中相互平行地水平设置有多根支杆,相邻支杆之间的距离小于筷子的最大径。有限地,所述相邻支杆之间的距离大于筷子重心处的直径。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大尺寸开口部位与小尺寸开口部位之间为光滑渐变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开口为圆形,且在下口上存在有多个大尺寸开口。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开口由导引装置两个内壁上弧形开口组合而成或者形成在一个内壁上。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装置,用于将筷子输送到引导装置。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收纳装置和/或导引装置水平位移。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导引装置和收纳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部件,用于实现筷子更精确地导向到水平杆之间的空隙中。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筷子自动整理机构,可以简单方便地实现筷子的向下放置,提高了筷子使用时的卫生程度,也避免了人工整理的费时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导引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导引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筷子整理机构包括,传送装置1、导引装置2和收纳装置3,其中传送装置1用于将筷子输送至导引装置2,具体包括电机驱动的棍子和传送带,筷子通过传送带传送到达导引装置2。当然,传送装置1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方式,或者不存在驱动装置,只是一个斜面或开口即可。例如,在整理机构设置在清洗机构流程下游的情况下,所述传送装置只是清洗机构的一个排出口。
所述导引装置2包括筷子进入的上口4和筷子掉出的下口5,优选的方案中,上口4与下口之间具有倾斜的壁面。其中所述下口5为长条形开口,且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开口的尺寸不一,且大尺寸开口7与小尺寸开口8之间为光滑面渐变连接。其中大尺寸开口7部位的开口尺寸大于筷子的最大径,小尺寸开口8部位的开口尺寸小于筷子的最大径,且保证筷子重心以下的部位能全部通过(如果筷子直径在长度方向上是单调变化、或不变化的,则小尺寸部位至少大于筷子重心处的直径即可)。并且优选地大尺寸部位的长度不大于筷子重心点到筷子尾部的距离。
收纳装置设置3在导引装置的下方,用于收纳从导引装置2落下的筷子。优选地,所述收纳装置中相互平行地水平设置有多根支杆6,相邻支杆6之间的距离小于筷子的最大径,优选地大于筷子重心处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尚,未经王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3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