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剂母液和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83349.0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柏;陈杰;宁爱民;李志军;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0;C08L53/02;C08L9/06;C08L8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剂 母液 制备 道路沥青 反应釜 蒽油 高分子聚合物 热储存稳定性 高低温性能 过氧化氢 加热升温 石油沥青 煤沥青 改性 沥青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剂母液和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该改性剂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蒽油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加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150℃,搅拌,得到改性蒽油;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20~180℃,搅拌,得到改性剂母液。采用本发明的改性剂母液与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相配合制备道路沥青,有利于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热储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改性剂母液和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由煤沥青和石油沥青为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沥青市场需求也同步高速增长。当前,石油资源日益匮乏,而煤焦油沥青(煤沥青)的加工附加值低、市场价格仅为石油沥青的一半左右,为此,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究是否能将煤沥青作为生产道路沥青的原料。传统方法生产的煤沥青存在着诸如热敏性差、易老化、延展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道路工程建设的需要。针对煤沥青使用性能方面的缺点,将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混合,能够提升道路沥青材料性能,是一种是可行的实用技术之一。
以SBS为高分子改性剂所制备改性石油沥青,由于SBS的改性作用,改善了石油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感温性,使得改性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抗疲劳性均得到提高。
CN101985526A公开了一种高等级公路用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
69%~90%的石油沥青、5%~30%的煤沥青、1%~10%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的方法,其制备工艺是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共同加热并经胶体磨研磨、搅拌发育制备成目标产品。采用常规的改性沥青生产工艺将全部物料都研磨剪切,研磨时间长、动力消耗大。由于煤沥青的沥青质含量过高,在沥青胶体结构中胶核数量过多,影响沥青的胶体结构组成,会导致沥青柔韧性不好,弹性及低温性能变差,热储存稳定性能也不佳。
CN103694716A公开了一种改性的煤沥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10~20份的石油沥青、50~30份的煤沥青、1~4份的SBS、5~35的废橡胶粉、0.5~1份的阻燃剂等制备改性沥青的方法。此方法中,煤沥青占比较高(50~30份的煤沥青),石油沥青占比较少(10~20份的石油沥青),同时由于煤沥青的沥青质含量过高(通常大于20%),导致沥青胶体结构中的沥青质含量过高,沥青胶体组成匹配不合理,会导致沥青柔韧性不好,低温性能及热储存稳定性变差。另外,在沥青中添加5~35份的废橡胶粉会导致沥青的拌合温度过高及热储存稳定性变差。其制备工艺是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助溶剂与SBS预先混合,再经胶体磨研磨,同时研磨过程需要将石油沥青、煤沥青及助溶剂与SBS等占比较大组分过磨研磨,研磨体量大、动力消耗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剂母液和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以煤沥青和石油沥青原料生产的道路沥青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改性剂母液与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相配合制备道路沥青,有利于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热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制备改性剂母液的方法,包括:
(1)将蒽油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加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为90~150℃,优选为100~140℃,搅拌,得到改性蒽油;
(2)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20~180℃,优选为140~160℃,搅拌,得到改性剂母液。
本发明改性剂母液的制备方法中,以重量份计,原料用量如下:
蒽油 80~94份,优选为82~92份,
过氧化氢 0.4~4.0份,优选为0.8~3.6份
高分子聚合物 4~20份,优选为6~1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3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干型模塑胶泥
- 下一篇:一种改性催化油浆及其制备道路沥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