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面组件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2004.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3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钢;张健;李微;尹来容;刘鑫;刘志强;张志勇;毛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7/183 | 分类号: | G02B7/183;F24J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聚光器 反射 组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面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背景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而太阳能热发电利用的一种重要技术路线是碟式斯特林系统,即碟式聚光器配斯特林发动机,这种方式具有非常灵活的模块化部署能力、很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以及很高的装备利用系数,因而受到关注与重视。
聚光器作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其作用是将能量密度较低的太阳辐射能进行汇聚之后投射在热机吸热器的能量吸收部件上,使得热机能够承受的温度下达到尽量高的工质温度,以便将阳光能转化热能供热机为高效地做功、发电。一般来说,大规模工业发电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单机经济功率在数十千瓦,相应与之配套的每个聚光器采光面积甚至达到数百平方米,其直径一般都在十米以上。而为了提高热机吸热器的能量吸收效率,其采光口直径不能太大,一般仅有数百毫米。要把如此大面积的聚光器汇聚的能量全部投射入吸热器的采光口,并保证采光口所处平面的焦斑能量密度分布特性完全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对碟式聚光器反射面来说其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要保证大型碟式聚光器的制造精度很难,一方面应很不容易保证反射面组件能够按照设计位置安装在反射面支撑网架上,另一方面,即使反射面组件能够安装在支撑网架上,也很难保证由反射面组件拼起来的是一个具有足够精度的反射面整体。所以,大形碟式聚光器的工艺要求很高、制造难度很大,导致其制造成本昂贵,极大地限制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装备在大规模工业发电领域的应用前景和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大型碟式聚光器制造过程存在的工艺难题,提出了一种反射面的安装结构,可使反射面支撑网架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反射面组件更加容易地安装在支撑网架上,之后很容易地按照要求进行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能够比较方便地拼出满足精度要求的反射面整体,从而降低支撑网架的制造及聚光器的安装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面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反射面组件与反射面支撑网架之间通过至少3个安装座进行连接与固定,所述的安装座在紧固之前均有6个自由度可供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当反射面组件处于合适的位置之后,紧固各安装座,从而将反射面组件在合适的位置固定;
所述安装座包含有一个直的支座,其上设有同轴的固定螺纹杆,所述固定螺纹杆依次穿过定位螺母、球面垫圈、固定球、球面垫圈、锁紧螺母,所述两个球面垫圈与固定球配合,所述固定球上设有一个带腰型孔G的支撑直板,并通过紧固组件A与带有腰型孔B的安装板B连接,所述腰型孔G与腰型孔B长轴方向垂直;
所述固定螺纹杆、穿过固定球的部位为蜂腰孔,所述的蜂腰孔的孔的轴线通过固定球的中心点,并在球心部位直径最小、两端孔口直径逐渐增加,孔的内型面是两个空心锥在连接部位倒角形成的曲面或双曲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种连接安装结构,保证所述的反射面组件安装在反射面支撑网架连接时,即使支撑网架有了一定的制造误差,也可通过安装座的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在支撑网架上,同时,也可很方便通过调节安装座而调整反射反面组件的所处的空间姿势,从而满足整个反射面的精度要求,达到较好的聚焦效果,也即采用这种反射面安装结构,可以降低反射面支撑网架的制造精度要求,从而节约聚光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碟式聚光器反射面安装方式的安装过程中反射面总成的自由度示意图;
图2为图1的N-N向剖视图,并示出了反射面组件在支撑网架上的安装方式;
图3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一种实施结构;
图4为图3的E向剖视图;
图5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二种实施结构;
图6为图5的F向剖视图;
图7为图5的G向剖视图;
图8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三种实施结构;
图9为图8的H向剖视图;
图10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四种实施结构;
图11为图10的J向剖视图;
图12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五种实施结构;
图13为图12的K向剖视图;
图14为图2的Ⅰ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反射面组件安装座的第六种实施结构;
图15为图14的L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2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