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0659.7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袁智敏;王金顺;朴钟宇;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32;B24C9/00;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关节 约束构件 仿形 流道 电磁波加热器 三自由度 移动装置 磨粒流 玻璃 温度检测装置 抛光设备 温控装置 搅拌器 气膜泵 湍流 三维空间 磨粒流循环系统 电磁波控制器 表面加工 厚度均匀 加热位置 曲面表面 整体加工 内表面 切削液 湍动能 支撑架 移动 正对 加热 | ||
1.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约束构件(4)、温度检测装置、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电磁波加热器(3)、支撑架、气膜泵(5)、搅拌器(6)和电磁波控制器(1),所述玻璃约束构件(4)套装在类人工关节件(9)外,所述玻璃约束构件(4)的内表面与类人工关节件(9)的曲面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仿形流道(7),所述玻璃约束构件(4)由壁厚相同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玻璃约束构件(4)的两端分别设有仿形流道入口(10)和仿形流道出口(8);所述仿形流道入口(10)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气膜泵(5)、搅拌器(6)和仿形流道出口(8),仿形流道(7)、气膜泵(5)和搅拌器(6)通过管道构成磨粒流循环系统;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正对所述仿形流道(7)并用于检测所述仿形流道(7)内的温度分布情况,所述电磁波加热器(3)安装在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上,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带动电磁波加热器(3)在玻璃约束构件(4)上方的三维空间内任意移动,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带动电磁波加热器(3)移动时电磁波加热器(3)始终正对所述仿形流道(7);述电磁波加热器(3)与电磁波控制器(1)电连接,电磁波控制器(1)调节所述电磁波加热器(3)的电磁波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加热器(3)包括外罩、加热源(11)、凹透镜(13)和凸透镜(12),加热源(11)、凸透镜(12)和凹透镜(13)均固定在外罩上,加热源(11)正对凹透镜(13)和凸透镜(12),加热源(11)发出的电磁波依次经过凸透镜(12)和凹透镜(13)后发射到仿形流道(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加热器(3)上的加热源(11)设有沿垂直于仿形流道(7)内磨粒流流动方向设置的一排,每个加热源(11)均正对一个凹透镜(13)和凸透镜(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为三自由度机械手。
5.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玻璃约束构件(4)套装在类人工关节件(9)外,在玻璃约束构件(4)的内表面与类人工关节件(9)的曲面表面之间形成厚度均匀的仿形流道(7),玻璃约束构件(4)的两端设有仿形流道入口(10)和仿形流道入口(10)出口,将磨粒流以湍流状态经过仿形流道入口(10)送入仿形流道(7)中,再由仿形流道出口(8)流出,通过仿形流道(7)内磨粒流中磨粒的无序运动来实现类人工关节件(9)曲面的微力微量切削,在切削过程中利用固定在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上的电磁波加热器(3)对仿形流道(7)内的磨粒流进行加热,三自由度移动装置(2)驱动电磁波加热器(3)在玻璃约束构件(4)上方任意位置进行移动,从而实现电磁波加热器(3)对仿形流道(7)内任意位置的磨粒流进行温度补偿,进而控制仿形流道(7)内不同位置磨粒流的湍动能,从而控制仿形流道(7)不同位置的抛光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类人工关节件磨粒流湍流抛光设备的温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波加热器(3)对仿形流道(7)内不同位置的补偿温度均不相同,补偿温度通过电磁波控制器(1)设定指定位置时加热源(11)的波长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06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