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栓出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8351.9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佳裕 |
主分类号: | F16K1/02 | 分类号: | F16K1/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出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控制栓出水结构”,尤指一种在出水状态下能一并对控制杆进行冲洗的控制栓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控制栓(水龙头)多在其本体后方设有一入水道,以该入水道与自来水源相接,下方与内部分设有一出水口与一水阀,上方则伸出有一与该水阀相连结传动的控制把手,使用时,是利用控制把手提供扳动,带动其内部水阀,以利用水阀内部阀片的对位来控制水流启闭。
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 其打开水源后,如要调整水流大小,用户需要伸手到本体上方,以对控制把手进行扳动,才能顺利完成,而该较长距离的移动过程,会造成水资源被无端浪费;(二)由于一般人在用水后,多还会用双手捧水来清洗残留在控制把手上的污垢、肥皂泡沬或细菌,而在其捧水冲洗的同时,水流仍会漫无目的的继续流出,该同样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且捧水冲洗时还会将流理台、脸盆或地面弄湿,该在后续处理上将相对麻烦,并有造成人员滑倒的顾虑。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控制栓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发明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发明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现有的控制栓在使用后需捧水冲洗,冲洗过程会导致水源不断流出,而造成浪费,此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栓出水结构,其包含有:一本体、一控水阀、一端盖、一锁接件与一控制杆,其中,本体具有利用隔板进行连接的一第一管部与一第二管部,该隔板上设有一中孔,所述第二管部相异于第一管部的一端形成有一开口,开口中以至少二支架固定有一阀座,让所述的该等支架间均能成为一与第二管部管内空间相通连的通水孔,控水阀具有一入水口、至少一出水口,并伸出有一阀杆,以该阀杆提供操作,带动设于控水阀内的阀片产生对位关系的改变,令控水阀能完成开、关水的转换,又所述的控水阀是固定在本体的阀座上,让控水阀相异于阀杆的一端能在隔板上获得靠抵,并以入水口与隔板的中孔形成对正,及该控水阀与隔板间夹设有一止水圈,端盖外周贯穿有一出水孔,盖内设有一具卡孔的接合柱,该端盖是与本体的开口做套接,以在套接处设有一止水圈,利用端盖对控水阀进行罩覆,再以阀杆穿入卡固在端盖的卡孔,则能在端盖转动时,以该端盖一并带动阀杆旋转,及该接合柱上对正于出水孔处固设有一锁接件,控制杆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是往第二端方向渐近扩大,让控制杆能具有一锥状杆身,所述的控制杆是利用第一端穿入端盖的出水孔,再与锁接件锁结,通过控制杆在锁接件上的正、反向旋动,则还能用来改变杆身与出水孔间的空隙大小,从而,以得到一种控制栓出水结构。
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一)本发明提供控制栓出水结构,其控制水量大小时,是直接在出水孔下方对控制杆做转动,让用户的手不用长距离的移动到本体上方,以避免水源在移动过程白白浪费。
(二)本发明提供控制栓出水结构,其出水时,水源会沿着控制杆流出,因此在使用完毕后不需另外捧水冲洗,以达使用的绝佳便利性,且更省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组合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图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图的B-B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杆往一方向做扳转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发明的出水暨转动控制杆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发明出水流量大小获得改变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图。
【符号说明】
本发明部分:
本体-----(10)隔板-----(11)
第一管部---(12)第二管部---(13)
中孔-----(14)开口-----(15)
支架-----(16)阀座-----(17)
通水孔----(18)
控水阀----(20) 入水口----(21)
出水口----(22) 阀杆-----(23)
端盖-----(30)出水孔----(31)
接合柱----(32) 卡孔-----(33)
锁接件----(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佳裕,未经陈佳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数据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时间和地理位置的证据关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