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筒体表面多点振动信号的磨机负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6182.5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司刚全;石建全;李水旺;郑凯;贾立新;张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齐书田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表面 磨机负荷检测 筒式钢球磨机 磨煤机负荷 多点振动 磨机负荷 火电厂 软测量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软测量模型 自适应滤波 经济运行 数据融合 特征提取 特征信息 有效监控 振动信号 制粉系统 对磨机 灵敏度 线性度 传感器 检测 约简 加权 轴承 预测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筒体表面多点振动信号的磨机负荷检测方法,用以解决长期以来火电厂磨煤机负荷难以检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磨机轴承和筒体表面不同区域的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和特征提取,获取能够表征磨机负荷的特征信息,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约简加权的软测量模型,最后对各传感器的磨机负荷预测值进行数据融合,获得筒式钢球磨机负荷软测量值。本发明提出的磨煤机负荷软测量方法,克服了以往检测方法易受干扰、灵敏度差、线性度不好等缺点,能够对筒式钢球磨机负荷进行有效监控,为火电厂制粉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筒体表面多点振动信号的磨机负荷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筒式钢球磨机广泛用于发电、水泥、选矿、陶瓷、冶金等各个行业,作为这些行业的重要设备和耗电大户,对这些行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同时又是这些行业的重点挖潜节能之处。目前,上述这些传统行业中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粉尘和噪声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运用筒式钢球磨机负荷控制可大幅度降低电耗、钢耗,增加筒式钢球磨机出力,降低噪音,减少粉尘污染,提高运行效率,将对这些传统行业的环境保护,节约煤、电等不可再生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筒式钢球磨机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料研磨成粉,水泥厂中的筒式钢球磨机还具有充分混合原料的作用。筒式钢球磨机研磨的方法主要有撞击、挤压、研磨三种,在研磨介质产生的冲击力和研磨力的联合作用下,物料被粉碎成微细颗粒。它的研磨部件是一个直径2-4米,长3-10米的圆筒,筒内壁衬有锰钢制成的波浪护甲,护甲与筒壁之间有一层绝热石棉垫,筒体外包有一层隔音毛毡,毛毡被由薄钢板制成的外壳包裹。筒内装有许多直径30-60mm的钢球。圆筒两端有空心轴颈架在大轴承上,空心轴颈各接一个与垂直方向成45度的短管,其中一个为物料的进口,另一个是物料的出口。筒身经电动机、减速装置以低速旋转,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护甲将钢球与物料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借重力作用自由下落。物料主要被下落的钢球撞击破碎,同时还受到钢球之间,钢球和护甲间的挤压研磨作用。筒式钢球磨机内物料与钢球混合体的流动和研磨过程如图1所示。
由于筒式钢球磨机工作环境差,粉尘污染大,内部环境恶劣,因此无法直接测量其负荷,只能通过间接法检测。目前,应用较多的筒式钢球磨机负荷检测的方法有磨音法、振动法以及功率法,均为采用单一物理量单一传感器测量。振动法的不足在于线性度差,准确度不高;且振动法与传感器实际安装位置关系密切,目前大多安装于筒式钢球磨机入口或出口处轴承上;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当传感器安装于筒式钢球磨机入口轴承上,受筒式钢球磨机入口物料量的改变及物料的特性(硬度、粒度大小等)影响很大;当传感器安装于筒式钢球磨机出口轴承上,具有较长的滞后时间,不能及时准确反应筒式钢球磨机负荷实时状况;另外不管传感器安装于入口或出口轴承上,还受筒式钢球磨机大齿的振动影响。并且单个振动传感器无论选择哪个位置进行安装也无法充分代表整个磨机的状况,必须将这些问题克服才能反映磨机负荷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筒体表面多点振动信号的磨机负荷检测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检测方法易受干扰、灵敏度差、线性度不好等缺点,能够对筒式钢球磨机负荷进行有效监控,为火电厂制粉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筒体表面多点振动信号的磨机负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筒式钢球磨机轴承和筒体表面安装若干振动传感器,采集筒式钢球磨机轴承和筒体表面不同区域的振动信号;
2)基于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变步长的最小均方滤波算法对获取的振动数据流进行自适应滤波,获得特征振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6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保护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室温至1800℃高温应变校准标定装置